九評空中讀書會 第1集

《九評之一》評共產黨是什麼

人氣 11

【大紀元12月2日訊】(希望之聲《九評空中讀書會》節目)

李唐:歡迎各位聽眾朋友進入《九評空中讀書會》的單元。從今天開始呢,我們就要來了解《九評共產黨》這本書的內容。在這個階段的節目當中,將由我李唐,和千容,來為各位聽眾朋友進行這本書的空中讀書會。

聯結收聽

千容:是的,《九評共產黨》這個文章氣勢磅礡,引經據典,有人說它像照妖鏡一樣,照出了為禍整個中華民族大概有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共產黨的邪惡本質。有學者說這個文章深度、力度、和份量可以做為中共滅亡時蓋棺論定的文章,它讓稍微具有良知的人民為之震憾。

李唐:千容,那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呢?

千容:我們一人讀一段好不好?

李唐:好,我們先來讀《九評共產黨》這本書的內容,然後我們再把這裡頭的重點和聽眾朋友分享。今天我們要進行的是《九評之一》-《評共產黨是什麼》。一開始是一個前言。那就由我先開始為聽眾朋友讀囉!

(朗讀)

前言

五千年來,中華民族在黃河與長江所哺育的這塊土地上滋長生息,歷經了數十個朝代,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其間有起有落、有興有衰,波瀾壯闊、扣人心弦。

1840年,被史界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從中古世紀走向現代化的起點。從那時候起,中華文明大概經歷了四波的挑戰和回應。前三波挑戰,可以以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和1906年日俄在中國東北的戰爭為衝擊肇因所形成的挑戰,而中國對之的相應回應,則是器物引進(即洋務運動),制度改良(即戊戌變法和大清立憲),以及後來的辛亥革命。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戰勝國之一的中國的利益未被列強考慮,當時的許多中國人認定,前三波的回應全都失敗了,因此出現了五四運動,從而開始了第四波,也是最後一個層面的回應,文化層面的全盤西化,隨後更開始了極端革命,即共產主義運動。

本文所關注的,是中國最後一波回應的結果,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黨。分析一下在經歷了160多年時間,付出了近億非正常人口死亡、以及幾乎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文明之後,中國所選擇的,或者說是中國所被強加的,是一個甚麼樣的結果?

(朗讀結束)

李唐:剛剛我們所唸的是前言的部份。在最後一段它告訴我們,在這本書裡面主要關注的是中國在面對現代化的挑戰的過程當中,所做出的各種各樣回應,最主要是在最後一波回應,以共產主義運動來做回應,為中國帶來些什麼?

千容:我想在當時那個時空背景之下,當時的一些知識份子可能都是非常憂國憂民,希望能夠幫當時的中國找到一條出路。

李唐:對,各位朋友過去在讀中國近代史的時候,對於這段歷史基本上應該不會太陌生。從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之後,其實中國就被迫面對所謂的西方列強勢力所帶來的挑戰。

我們可以看到這邊提到了,第一波就是「器物引進」,「器物引進」在這邊稱之為「洋務運動」,我們過去讀到的歷史叫做「自強運動」,事實上是同樣的。「洋務運動」或者「自強運動」主要就是要學習西方的科學文明,所以這邊說主要是「器物引進」!

但是後來它怎麼樣失敗了呢?千容,妳記不記得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慘痛教訓?中國當時所謂的北洋海軍,外表看起來軍容非常壯大,跟日本海軍在海上展開了海戰,結果其中有一艘最有名的、噸位最大的一艘戰艦–定遠艦要攻擊日本戰艦的時候,聽說它所發出來的砲彈裡面裝的是泥土,聽說是海軍的費用被拿去造頤和園去了。

千容:好像在走向共和的戲裡面說明的非常清楚。

李唐:對,所以中日甲午戰爭就證明了「器物引進」,就是學習西方的科學文明還是不夠的,所以他就開始認為必須從制度上去改變,所以後來才會看到有這裡所提的制度改良。制度改良在這邊提到兩個:戊戌變法及大清立憲。

戊戌變法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百日維新,當時清光緒皇帝重用了康有為、梁啟超,這些所謂的維新派的知識份子,開始變法,結果招至了朝中老臣的反對,這些老臣就向慈禧太后靠攏,後來據歷史上所說,是在袁世凱的背叛下,戊戌變法就夭折了,只持續了大約一百天,所以叫百日維新。

之後慈禧太后重新掌權,從光緒皇帝的手上把權力再掌握回自己的手上,但是她要還是面對改革呼求,後來就實施了君主立憲。那我們看到,不管是戊戌變法或是君主立憲,都是屬於在制度層次上的改變。

千容:所以從這邊看到文化層面的全盤西化。我想這個全盤的西化帶來極端的革命過程裡面,我們現在反觀歷史來看,其實這真是把自己中華民族所有的東西否定,把這些良善的、好的這一面全部都否定了之後,帶來的是非常非常慘痛的代價的。

李唐:但是我們放回當時的時空,有人這麼說:從一開始,中國的知識份子原本所要求的是漸進的改變,也就是改良,英文叫evolution,但是發現都失敗了,比如我們剛剛講的兩個例子。

後來在所謂制度改良之後,1906年日、俄在中國東北打仗;這兩個國家在別人的領土打仗,這在全世界大概是第一次;當時清朝政府說是「維持中立」,人家在你的國土裡打仗,你說要維持中立?對當時中國人來說,士可忍孰不可忍,就發現在清政府統治下,要改革是沒有希望的。

所以逐漸的從這樣的改良,慢慢的變成號召革命,從evolution到revolution,後來才有了辛亥革命。但是我們又看到了,中國近代的苦難,並沒有隨辛亥革命的成功而終止。

千容:當時的情境、當時的背景造成一些看似不得已的選擇,但實際上所謂的不得已,還是不甘捨棄,就是我們優良傳統那部分。

李唐:最早期改良派會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所謂中學為體,是至少還希望維繫原本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當時知識份子經歷幾波回應失敗之後,他們覺得中學為體也是沒有用;所以不是中學為體,甚至要西學為體了,也就是全盤西化。

在這個時候,蘇聯在1917年革命成功,1919年成立第三共產國際。蘇共發現中國這地方有機可乘,所以蘇聯就首先宣布,要放棄在中國的一切權利,這就引起了中國人很大的好感。藉由這樣一種伎倆,共產黨主義運動伴隨著五四運動,在中國開始取得了一些人的相信。

以上是我們在《九評》-《前言》這個部分,交代一下當時的時空背景。接下來整個《九評共產黨》就是要告訴我們:當中國選擇了共產主義運動,或者說中國被強加了共產主義運動,歷經這幾十年之後,中國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

千容:其實在當時也有好幾種不同的思想流派可以選擇。

李唐:當然是這樣,當時真的是百花齊放。當時最有名的是自由主義,胡適先生就是這方面的代表;傳統主義也有,傳統主義者的力量也不小,嚴復先生就是傳統主義的代表人物。這兩派力量是比較大的。

共產主義剛進入中國時,力量是非常非常微小的、薄弱的,當初主要的提倡者是陳獨秀。可是在蘇聯的野心之下,當時列寧曾講一句話:從莫斯科到布魯塞爾最近的一條路是從北京。意思是怎樣呢?他的野心已經放到中國來了。所以後來是在蘇聯刻意的扶植下,加上歷史上的一些事情,最後中國共產黨奪得了政權。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九評之一》-《評共產黨是什麼》的第一節《一、以暴力恐怖奪取和維持政權》。

(朗讀)

一、以暴力恐怖奪取和維持政權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佈: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共產黨宣言》是這樣結尾的。暴力,是共產黨取得政權的手段,也是最主要的手段,這是這個黨產生之日起便被決定的第一個遺傳基因。

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事實上是馬克思死後多年才產生的。1917年十月革命的第二年,蘇俄共產黨(布)正式誕生。這個共產黨是在對「階級敵人」實行暴力中產生的,之後則在對自己人的暴力中維持存在。蘇聯共產黨在內部整肅中,屠殺了兩千多萬「間諜」、「叛徒」和異己分子。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候就是蘇聯共產黨控制的第三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自然繼承了這種暴力傳統。1927年到1936年所謂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江西人口從二千多萬下降到一千多萬,其禍之烈,可見一斑。

如果說,奪取政權的戰爭中暴力無可避免,那麼世界上從來沒有像共產黨這樣的在和平時期仍然酷愛暴力的政權。1949年之後,中共暴力殘害的中國人,數目竟然超過之前近三十年的戰爭時期。

在這方面達到登峰造極地步的是中國共產黨所全力支持的柬埔寨紅色高棉,其奪取政權後居然屠殺了柬埔寨全國四分之一人口,包括該國的大多數華裔和華僑。並且,中共至今阻攔國際社會對紅色高棉的公開審判,其目的當然是為了繼續遮掩中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扮演的惡劣角色。

必須指出的是,世界上最殘暴的割據武裝和殘暴政權,也都和中國共產黨有密切關係。除了紅色高棉之外,印尼共產黨,菲共、馬共、越共、緬共、寮共、尼泊爾共產黨等等,也都是中共一手支持建立,其中黨的領袖許多都是華人,有些現今仍然躲藏在中國。

而世界上以毛主義為宗旨的共產黨,包括南美的光明之路、日本的赤軍,其殘暴行徑同樣為世人所知所唾棄。

共產主義理論來源之一是進化論。共產黨把物種競爭,推演到社會進化中的階級鬥爭,認為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唯一動力。因此,鬥爭成為共產黨獲得政權以及維持生存的主要「信仰」。毛澤東的名言「八億人口,不鬥行嗎」正是這種生存邏輯的表白。

和這個表白同樣聞名的,是毛澤東的另一句話:文化大革命,要「七、八年再來一次」。重複使用暴力,是共產黨政權維持統治的重要手段。暴力的目的,是製造恐懼。每一次鬥爭運動,都是共產黨的一次恐懼訓練,讓人民內心顫抖著屈服,以至成為恐懼的奴隸。

今天,恐怖主義變成了文明和自由世界的頭號敵人。但共產黨的暴力恐怖主義以國家為載體,規模更為巨大,持續時間更為長久,為禍也更為酷烈。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共產黨的這一遺傳基因在適當的時候一定會對共產黨未來走向起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暴力傳統,1927~1936年所謂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江西人口從二千多萬下降到一千多萬,其禍之烈,可見一斑。

如果說奪取政權的戰爭中暴力無可避免,那麼世界上從來沒有像共產黨這樣的在和平時期仍然酷愛暴力的政權。1949年之後,中共暴力殘害的中國人,數目竟然超過之前近三十年的戰爭時期。

在這方面達到登峰造極地步的是中國共產黨所全力支持的柬埔寨紅色高棉,其奪取政權後居然殺了柬埔寨全國四分之一人口,包括該國的大多數華裔和華僑。並且,中共至今阻攔國際社會對紅色高棉的公開審判,其目的,當然是為了繼續遮掩中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扮演的惡劣角色。

必須指出的是,世界上最殘暴的割據武裝和殘暴政權,也都和中國共產黨有密切關係。除了紅色高棉之外,印尼共產黨,菲共、馬共、越共、緬共、寮共、尼泊爾共產黨等等,也都是中共一手支持建立,其中黨的領袖許多都是華人,有些現今仍然躲藏在中國。

而世界上以毛主義為宗旨的共產黨,包括南美的光明之路、日本的赤軍,其殘暴行徑同樣為世人所知所唾棄。

共產主義理論來源之一是進化論。共產黨把物種競爭,推演到社會進化中的階級鬥爭,認為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唯一動力。因此,鬥爭成為共產黨獲得政權以及維持生存的主要『信仰』。毛澤東的名言『八億人口,不鬥不行嗎』就是這種生存邏輯的表白。

和這個表白同樣聞名的,是毛澤東的另一句話:文化大革命要『七、八年再來一次』。重複使用暴力,是共產黨政權維持統治的重要手段。暴力的目的,是製造恐懼。每一次鬥爭運動,都是共產黨的一次恐懼訓練,讓人民內心顫抖的屈服,以致成為恐懼的奴隸。

今天,恐怖主義變成了文明和自由世界的首號敵人。但共產黨的暴力恐怖主義以國家為載體,規模更為巨大,持續時間更為長久,成效也更為卓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共產黨的這一遺傳在適當的時候一定會對共產黨未來走向起決定性的作用。 

(朗讀結束)

李唐:這一節主要是告訴我們:共產黨是以暴力恐怖來奪取政權和維持政權。這邊舉了一個例子:在共產黨宣言就是用這一段話做結尾的,擺明了就是要用暴力來奪取政權。這裡我們看到它舉蘇聯共產黨的例子,蘇聯共產黨在內部整肅中屠殺了自己二千多萬人。

我們大家知道非常有名的《史達林主義》,《史達林主義》事實上是非常恐怖的一個政權的代名詞;在世界二十世紀的政治史上和《史達林主義》同樣齊名的其實就是納粹,事實上幾乎是同時代存在的。當時在史達林主政底下,他為了要肅清政敵,特別是托洛斯基,他為了要肅清托洛斯基,殺了非常多的人,實施非常高壓的思想控制。
  
這邊也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是蘇共所控制的第三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第三共產國際是在1919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是它豢養底下所成長起來的一支暴力政權。這裡告訴我們,在1927~1936年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江西人口就從二千多萬下降到一千多萬,這實在非常可怕。

各位聽眾朋友應該記得我們之前在大體介紹《九評共產黨》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曾經提過整肅AB團運動,事實上就是在這段期間所發生的,當時我們說到當時紅軍裡頭沒有人敢當幹部,因為當幹部就會被整肅,以及它在佔領區–蘇區進行土地改革,殺了不少人,所以人口數才會下降的這麼快。我們也可以看到暴力真的是非常可怕,卻是共產黨共有的遺傳基因。

這邊也提到了柬埔寨波布政權的例子。當時的(高棉)柬埔寨全國人口只有八百萬,但是被屠殺了二百萬,四分之一的人口都被屠殺了,真是殺人不眨眼不足以形容。

千容:它暴力的目的真的就是製造恐懼,這過程裡面就是讓人民內心真的顫抖去屈服,成為恐懼的奴隸之後,對於它所要求的要執行的一切政策不敢反抗。

李唐: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事實上是不斷的在重複它統治的技倆,就是用暴力讓人恐懼;雖然有時它會裝起笑臉來,但那是它另外一個手法,這以後我們還會和各位聽眾朋友講,但是暴力的確是它最本質的部分。

(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九評空中讀書會》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九評空中讀書會 第2集
九評空中讀書會 第4集
九評空中讀書會 第5集
九評空中讀書會 第6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