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真正深入中國歷史的思想者

——獨立中文筆會二零零五年度自由寫作獎頒獎詞

  (獨立中文筆會理事余世存執筆)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12月25日訊】在眾多候選人中,國際筆會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決定授予吳思先生獲得2005年度自由寫作獎,以表彰他對自由寫作精神的堅守發掘。

   中國大陸的寫作者,多跟官學、專制的體制及其生活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宿命對中國的寫作者構成了持久的挑戰。這專制甚至能夠把那些最具有個人性的作家、最具有自由傾向的學者收編為國有,徵用為政教合一下的學術文化的裝飾品,如巴金先生、費孝通先生、馮友蘭先生等都曾如是。這種政教合一的黨文化或體制文化對人性的侮辱和損害,使得這些寫作者們大多成為犧牲,難以進入人類文明構築的寫作傳統的殿堂,難以展示人性的高貴美好,難以推動我們中國人生命的自我完善。

   1990年代末,吳思進入公眾視野的時候,中國的寫作者們為回應挑戰進行了不少的努力,先鋒寫作、私人寫作、下半身寫作、公民寫作,等等,都企圖擺脫專制生活的寫作品性,而能夠直麵人和文明的真相。其甚者,則明確要求體制外寫作。這些努力有大有小,成就有高有低,但都說明,在中國,對自由寫作的要求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吳思先生雖然身在體制邊緣,卻有著無所謂於體制的健康心態,在眾多體制內的寫作者不得不進行「算計」、「辯解」的寫作裡,吳思先生的「利害算計」是最為公開的、透明的、誠摯的,他以身檢驗著我們生存的底線。

  吳思先生的寫作少而精,沒有任何假借地進入了公共領域。他的《潛規則》和《血酬定律》等歷史著述,是當代中國不多見的具有公共影響的作品。他獨創的概念之多在同輩作家中是少見的。如「潛規則」、「血酬」、「合法傷害權」等,都是寫作者們夢想不得的思想性貢獻。這些概念已經成為當代漢語最活躍的詞彙之一,被廣泛地用於學術研究、時政評論、大眾傳媒(如諸多電視主持人也常用「潛規則」這一術語)。思想觀念能產生如此廣泛的公共效應,可見其巨大的解釋力和涵蓋力。

  他的寫作文史兼備,融於既邏輯貫通又生動通俗的敘述語言之中,對中國歷史作出深刻而獨到的思想透視。或者說,像他獨創的那些具有高度解釋性和涵蓋性的概念一樣,他的語言在當下中國的歷史寫作中也堪稱獨創,一種簡潔有力、直率躍動、不乏幽默的剝筍式寫作;他用「重講歷史故事」的方法,層層剝掉大話厚硬的歷史包裝,引導讀者漸入中國文化的內核,故事講完,讀者也就隨之豁然開朗。

   在中國繁榮論和中國崛起論叫囂得讓中國人自己大都相信的時候,在中國人多以為「這裡就是現代性,就在這裡跳舞享受」的時候,吳思先生從歷史老人那裏借來了「奧卡姆剃刀」,他那「片面的深刻」有力地拷問著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他承繼五四新文化運動、1980年代的文化啟蒙等史觀傳統,指明了我們中國人的來處和去處;他令人信服地證明,我們要真正提升自己的文明或人性水準,我們要獲得人性的自由和機會,還需要艱苦的努力,任重而道遠。

   吳思的寫作屬於真正的個人寫作。他首先在官學之外,其次在學院體制之外,最後在學術寫作規範之外,進行只屬於他獨特的自由地表達。他打破了中國當代虛幻的寫作分工現象,不為官話、翻譯話、學術語言所動,而直接訴諸於人的日常經驗和超驗體驗。儘管官學惱火他顛覆了對歷史寫作的意識形態操控,學院輕視他的觀念先行或片面深刻,他不囿於傳統的學理或學術規範的思考方式及表達,也的確與主流知識界有著不小的距離;但他的寫作,既是真正的獨立思考,也因而真正地屬於民間大眾。在官學和知識精英們都心儀於文化專制傳統或文化保守主義之際,吳思的歷史祛魅工作就顯得格外難能可貴。

   吳思先生是真正深入中國歷史的思想者,是把歷史真相生動地講述給我們聽的有心人,在他對歷史的梳理裡有著對當代中國的溫情和夢想。國際筆會獨立中文作家筆會願意藉此機會向吳思先生表達敬意,他榮耀了自由寫作、豐富了自由寫作。在吳思先生的言路和思路裡,有著堅韌而靈動的民間草根願心,這可能是比他創造的概念更大的貢獻,他不是顛覆、否定、進行不可調和地批判,而是提供對話、表述,提供人人可以通感通約的理性識見。

   在吳思先生的寫作裡,有著中國智慧的寬容、坦誠及和解意願。

  
2005年12月(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吳思:中美官場比較
胡平:讀吳思《潛規則》與《血酬定律》
第三屆自由寫作獎和第一屆林昭紀念獎今揭曉
吳思獲獎感言:我的利害計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