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今年上半年 1人平均門診8.46次

台灣人就診數不減反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台灣健保局近年推動多項政策,嘗試導正民眾就醫行為,不過,健保監理會統計報告顯示,去年1整年台灣人平均看診次數高達16.1次,今年上半年台灣人平均看了8.46次門診,又比去年同期高出0.66次!

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昨日進行本年度最後1次會議,會中檢視健保上半年的多項指標執行成果,結果發現國人門診次數仍持續上升,且出院後3日內急診率也向上攀升。

台灣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指出,短時間門診增加,應分析其背景因素,例如,上半年度的門診次數與當年流行性感冒嚴重程度多半相關;今年一到3月流行性感冒越嚴重,門診使用率便相對增多。

節省資源小病應自理

至於去年比前年門診使用成長1次,分析則發現以牙醫與中醫成長最明顯。其中,牙醫成長集中在幼童就診,基於對兒童牙齒保健,這項成長可以再觀察;中醫門診次數的成長便值得商榷。

李丞華說,10歲到50歲國人應該學習「小病應該自理」的觀念,否則估計浪費4、500億醫療資源。此外,「出院後3日內急診率」則值得進一步分析,李丞華表示,若這群出院後回到急診的病患主要是「論病例計酬」或醫院為病床週轉率,導致患者提早出院,就有問題。

針對目前未臻完善的醫療品質,健保局除持續監測也推出多項不支付指標因應,下半年包括出院後3日內急診率,以及西醫基層門診呼吸道感染病複診率都已明顯趨向平穩、下降。

——————————————————————————–

杜絕醫療亂象…建議 健保改「擇優特約」

〔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醫師公佈病患病歷資料、醫師盜刷病患IC卡…,今年部份醫師的不當作為,令醫界形象大傷。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等組織,昨日在健保監理委員會中,提案建請台灣衛生署修法讓健保變成「擇優特約」,讓劣醫退出健保。

由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等被保險人代表所提出的「擇優納保」討論案,除了要求健保修法,將洩漏他人病情或健康資訊,經醫懲會懲戒確定的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或醫事人員予以終止特約處分,停止給付之外,針對涉及詐領健保醫療費用的醫療院所或人員,只要再犯,就該「永不特約」。

台灣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認為,民間團體的這項提案「精神」正確,但提案中所指的2種情況,其實已經不只違反健保特約及管理辦法,還違反醫師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甚至觸及刑法詐欺等罪責,因此不只有行政罰,健保局還會移送法辦。至於永不特約的這個部分,其他合夥醫師如果「換個診所名字與負責人」,恐怕還是能夠再次進入健保體系。

李丞華解釋,健保法對於特約院所,只訂有消極資格,並未要求有特殊品質指標等才能加入健保特約,這一點除了避免影響部分偏遠診所可能因為人員以及硬體不足等因素被排除外,也擔心有違憲法對工作權的保障。不過,部份專家表示,台灣在勞保時期特約診所並非毫無限制,且德國等國家在市場飽和等情況下,也有限制特約機制。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