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5成6上班族願愛心捐款 平均每月493元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七日電)台灣人素有人情味,通常在不損及自己利益情況下,都願意伸出援手助人。根據一項調查,55.25%的上班族平時就有愛心捐贈的習慣,最想捐助的對象是失學孩童,佔45.09%,平均每個月約捐出新台幣493元。

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進行「上班族捐款習慣」網路問卷調查。調查期間為11月17日至12月5日,總計回收有效樣本1437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值2.6%。

多達5成5的上班族每個月都有愛心捐助的習慣,至於最想捐助的對象為何?失學學童佔45.09%、弱勢族群佔36.88%、身心障礙者佔31.66%,由於許多失業家庭無力負擔小孩唸書,導致越來越多兒童沒書可唸,容易引發社會問題,形成「新世代文盲」。另外,身心障礙、老人等弱勢族群,很容易被社會遺忘成為邊緣人,也急需大家伸出援手。

而平均每個月捐款的金額多少?願意捐101到500元的佔29.71%、1到100元的佔25.68%、501到1000元佔16.08%,平均每個月願捐出493元,顯示出上班族捐款金額是衡量自己收入,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大部分不超過新台幣500元。

哪些原因促使上班族願意捐款?幫助弱勢佔75.71%、施比受更有福佔48.99%、積福報佔40.92%,「助人為快樂之本」,在付出的過程當中,自己得到的其實更多,許多人更相信今生做善事可以積福報,庇蔭子孫或自己下半輩子。

至於有些上班族不願捐款的原因,不確定捐款用途佔75.43%、怕被騙佔62.49%、沒有多餘的錢佔40.08%,像921大地震各界捐出的善款,災民根本沒拿到,許多捐款流向不明,被有心人士或財團私吞,導致許多上班族擔心被騙,不敢也不願意捐錢。

1111人力銀行副總兼發言人吳睿穎表示,愛心捐款要謹記「三要原則」:「要確定捐款流向、要開立收據、要懂得拒絕」,在發揮愛心之餘,仍要提防詐騙集團,勇敢拒絕不明募款單位,免的一片好心,卻被當成冤大頭。

相關新聞
張顯耀質疑高捷案  籲謝揆公布基金會帳戶
大陸人捐善款吝嗇  與美國人差七千多倍
台灣會館捐款5萬餘元轉交紅十字會
陳唐山代表政府捐款賑災  獲美媒體廣泛報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