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指中国不平等问题待改善

标签:

【大纪元2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于国香港十八日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在香港表示,80年代的中国开始经济改革,贫穷问题得以改善。但90年代贫穷的改善逐渐放缓,目前中国贫穷问题虽已改善不少,不过,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

1998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阿马蒂亚.森昨天在亚洲协会香港分会午餐会上演讲指出,中国的贫穷问题近年已改善,但若要真正脱贫,应集中做好医疗及教育制度。

他说,要界定一个人或国家是否贫穷,除了实质及相对收入,应同时考虑到个人及国家的工作与生存能力,以及个人能否按自己理想而生活。

他过去的研究指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同时,“自由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他所指的自由包括不受经济束缚、不因未能接受适当教育以至工作和生存“能力”受限制等﹔另一方面,国家人民的“能力”受到限制,如国民教育程度低,亦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要做好教育等基础工作。

阿马蒂亚.森以数十年前的印度及中国为例,预期寿命 (Life expectancies)短,加上缺乏教育,要脱贫将会较困难。他认为要脱贫,先要改善医疗及教育制度,像现在的中国,虽然贫穷问题近年稍有改善,但社会保障仍不足,要脱贫应集中做好医疗及教育制度。

他指出,很多人认为在贫穷地区推行医疗服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实际是医疗属人力密集行业,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工资相对较低,成本亦较低,实际上要在贫穷地区推行医疗及教育等并非想像中困难。

阿马蒂亚.森并表示,80年代的中国贫穷问题突然大为改善,原因是以往经济太集中于农业,并受共产制度拖累,至80年代起,大陆开始经济改革,贫穷问题亦得以改善。但90年代贫穷的改善逐渐放缓,现在的中国贫穷问题虽已改善不少,但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

相关新闻
破获伪造证件工厂  假身份证骗过户政检核功能
笑蜀:人命贵贱与国家命运
凌锋:紫阳家人被老共耍
何志平称会跟进平机会报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