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黨政人士:扁宋會異中求同 有助推動憲改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二十四日電)扁宋會今天圓滿落幕,黨政人士觀察指出,第二次扁宋會較第一次成功,因為雙方都各退一步,異中求同,朝野邁出和解的第一步,有助於未來推動憲改、民生等重大法案,更有助於改善美中台、兩岸互動關係。

陳水扁總統上午在台北賓館會晤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雙方簽署、發表十點聯合聲明。這是陳總統二OOO年上任以後,第二次的扁宋會,第一次扁宋會在二OOO年十月十九日舉行。

黨政人士表示,與第一次扁宋會相較,這次較成功。因為雙方異中求同、同中存異,雙方在各自立場中都各退一步,例如親民黨從原先堅持的一中憲法,到目前雙方同意共遵中華民國憲法,最大公約數是中華民國。

宋楚瑜在會後記者會重申,中華民國是唯一選項,台獨只會帶來戰爭、災難,台獨絕非政策執行選項。黨政人士指出,可以了解、體會宋楚瑜在當場表達雙方相異的立場,大家都有必須向支持者表態、交代的壓力。

部分人士質疑,陳總統在某些立場有很大退讓。但黨政人士認為,若大家仔細觀察十點聯合聲明可以發現,這些都是陳總統曾經公開宣示過的。

黨政人士表示,在目前國會生態的政治現實、國際現勢下,民主進步黨某些長期目標是很不可能一次到位,有時退一步,或迂迴前進,求取朝野和解、共識,避免持續內耗,反有助於積累台灣的主體性。

黨政人士觀察指出,扁宋會讓朝野和解往前邁出一步,至少宋楚瑜、親民黨同意推動憲政改造的範圍,這就讓台灣有了前進動力;有助於未來預算案在國會過關,也有助於執政黨未來推動民生、改革性法案。

黨政人士還說,扁宋會達成共識,可讓美方間接了解台灣內部對憲改議題共識,有助減輕來自中國的壓力,可改善兩岸及美中台三邊關係。

因此,綜合黨政人士的看法,雖然這次扁宋會未必十全十美,各界看法也不一,但至少在許多方面,已踏出第一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