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疲勞常伴左右

談現代文明病「慢性疲勞症候群」

林憶珊  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新年假期終於盼到了!親友團聚、歡慶過年之餘,忙碌了一整年,別忘了趁此稍事休息,在新的一年神清氣爽,遠離現代文明病「慢性疲勞症候群」,揮灑獨特的彩色人生!
「醫生,我常常覺得很疲倦,睡再多隔天起來還是覺得很累,我是不是肝有問題?」在門診中很常碰到這樣的就診問題。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壓力大,身心負擔沉重,久而久之,各種不適陸續出現,「疲勞」更是這些不適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長期的「疲勞」對身體不但是一個負擔,更可能因長時間的不適造成心理上的問題。許多研究即指出,有長期「疲勞」症狀的人比一般民眾更容易罹患憂鬱症,所以找出引起「疲勞」的原因並對症治療是很重要的。

但「疲勞」是不是等於「肝不好」?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其實並不少見的現代文明病——「慢性疲勞症候群」。
何謂「慢性疲勞症候群」?

「疲勞」是一種主觀的感覺,是一個人自覺沒有像正常時一樣足夠的能量去應付平時的活動,嚴重時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疲勞症狀持續時間在六個月以上,稱為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常會有許多千變萬化的表現,而許多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皆可能產生相同症狀,所以其診斷需靠醫師排除其他可能之身體或心理疾病後,才能下此診斷。
哪些人容易產生慢性疲勞?

‧長期處在某種精神壓力下。

‧不良的生活型態,如飲食不均衡,運動太少或太多。

‧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等。

‧血液腫瘤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感染、慢性疲勞症候群。

‧焦慮、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藥物及酒精濫用或不良反應。

‧睡眠異常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因

目前認為引起慢性疲勞症候群之真正病因應該有多重誘發因子,但仍無法完全確定,可能有下列病因:

感染:慢性疲勞症候群並非某一種特定的病毒所引起,但確實與一些因病毒感染所引發體內的免疫反應有關,所以感染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

免疫問題(Immunologic):當我們使用某些細胞漿物來治療一些疾病時,可能會產生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相似的症狀,如嗜睡、肌肉痛等,所以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也與免疫失調有關。

神經系統問題:在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可見到一些與中樞神經系統失調有關的症狀,如注意力與短期記憶缺損;在神經影像研究中也發現慢性疲勞症候群與神經系統問題有關。

精神疾病:因慢性疲勞症候群缺乏明顯器質性原因,也常常被誤診為一些精神疾病或當做是憂鬱症的臨床表現之一,且研究發現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比一般健康的民眾更易得到憂鬱症,另外憂鬱症的一些表現更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相似,例如心情低落、缺乏動力等,基於上述情形,我們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某些精神疾病有關。

肌肉系統問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常有肌肉痛或關節痛的症狀,但並沒有肌肉骨骼疾病的徵象;另外研究發現患者在從事大量身體活動後,比一般健康民眾易造成認知表現的障礙,所以慢性疲勞症候群也可能與肌肉系統問題有關。

過敏:研究發現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有較高的過敏發生率,且更易被誘發異位性疾病,例如鼻炎。其原理與先前所提到病毒感染引發體內免疫反應的機轉類似。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因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所以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並非著重在治癒疾病本身,而應以減緩症狀為主,再加上其他的方式合併治療,此外藥物之效果也因人而異。

認知行為治療:由專業醫師來協助病人,找出其對症狀或疾病本身一些錯誤的認知,以及在生活型態上一些不健康的調適技巧,加以訓練導正,避免病人對疾病的治療過程有不合理的期待而造成治療上的挫折,更讓病人學習對疾病正確的認知及適當的調適行為,以期在治療過程中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也較可以達到長期的治療成效。

規律的睡眠:重點在增進睡眠的品質而不是一味加長睡眠的時間,所以必須養成規律的睡眠與甦醒週期。

‧避免夜晚過多睡眠,並非睡越多就越有體力。

‧晚間不要為了多睡而太早上床。

‧晚間或睡前避免吃一些會造成精神較興奮的刺激食物,如咖啡、濃茶或香菸。

‧早晨盡可能在固定時間醒來。

‧早晨盡可能在固定時間起床。

‧盡量減少白天小睡或午睡的時間(小於三十分鐘)。

‧白天時間在工作或就學狀況許可下,盡可能多從事體能活動或需動腦的活動。

適當的運動:

‧因病人可能無法承受以往的活動量,所以開始建議量應較過去為低,以運動後不會太累為原則。

‧每週三天,每天五至十分鐘開始,視個人進度,每隔二至四週每次增加五分鐘,漸進式地達到每週三天以上,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的基本運動量。

‧對極度倦怠無力者,先從簡單的伸展運動及關節活動開始,等適應後再酌量增加有氧運動。

‧在不過度活動的前提下保持並逐步增強體能及耐力運動。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並非一朝一夕可成,相反的,必須有要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一般來說治療必須持續約二至三個月後,病人才會開始覺得有明顯改善,整個療程短則數週,長則需要一、兩年以上,有的人甚至會在病情好轉時突然又惡化,如此反覆進行,造成對本身病情、醫師治療方式的失望,也因此影響醫病關係及自身心情而使得治療更形困難複雜。

所以切記一定要有耐心,並與醫師配合,共同找出最適合本身的治療方式,以期在最適當的療程下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因篇幅所限,本文有刪節,原文請見www.mmh.org.tw/publi/publi1.asp)──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是否續拍紀曉嵐 張國立王剛鐵三角意見相左
飲茶的好處
飲茶的好處 人氣 21
《鐵齒銅牙紀曉嵐3》明晚上演 鐵三角玩變臉
老牌歌手瑪莉安菲斯佛身體不適取消巡迴演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