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股王聚陽 今年每股稅前挑戰 7元

標籤:

【大紀元2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七日電)去年因全球紡品配額即將取消影響,接單單價下殺,買主下單轉趨觀望,不過成衣大廠聚陽實業去年每股稅前盈餘6.07元,獲利及股價高居上市櫃紡織業之冠;今年預估銷售量成長30% ,獲利增加逾20%,每股稅前盈餘挑戰7元,可望再度蟬連紡織類獲利股王。

今年元旦起,全球紡品配額限制正式取消,對成衣業的影響業界評價兩極,樂觀者認為,成衣廠可望透過全球佈局,利用大陸低價製造及原料,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大者恆大,甚至在大陸出口受制狀況不明下,還可能接收轉單商機。

悲觀者則預期,在大陸低價品佔全球成衣出口比重大幅提升下,成衣報價恐將有逾二成的跌幅空間。

全球佈局甚早的聚陽對今年仍持樂觀態度,認為機會大於挑戰,以第一季接單狀況觀察,成衣平均單價跌幅約7%,還在預期的 7-10%範圍內,預期全年跌幅將控制在10%左右。

聚陽表示,歷經去年一整年下游因配額取消買盤觀望效應的調整,今年買盤已見回籠,預估第一季出貨量將較去年同期成長逾 30%,若考量新台幣升值及單價下跌因素,仍有17%左右的成長空間,單季營收上看21 億元,挑戰公司上櫃以來,同期營收的新高紀錄。

目前聚陽全球自有產能與代工產能比例為 6:4,由於今年資本支出較去年多1億元 ,且以擴增自有產能為主,因此今年自有產能與代工比重將有所調整,自有產能比例由60%提升至70%,代工降至 30%,擴產重點在中國大陸,產能規模由去年16%提高至25%以上,而越南也是投入的重點產區,由於越南目前還不是 WTO會員國,因此今年紡品仍受限,初期會先以不要配額的項目做起,以展現越南生產成本的優勢。

聚陽也指出,目前對大陸投資計畫,係「中性偏向保守」,大陸目前出口僅小量課徵出口稅,每件紡品約課徵2至3元人民幣的稅率,影響有限,且預期大陸成衣業者會趁上半年美國等地的防衛機制尚未明朗前,積極搶佔出口市佔率,惟下半年恐將轉趨保守。

聚陽表示,中國當地除低價人工外,包含原料供應、廠外加工等,對成衣業者來說,尚有很多的利用空間,但聚陽仍傾向採用與當地業者策略聯盟方式,爭取供應鏈商機。

因應全球配額取消,聚陽也改採產品與客戶專精化策略,例如,柬埔寨廠及印尼廠都實施產品專精,其中柬廠主要製造襯衫與防火嬰兒服,菲律賓廠則採客戶專精,主力客戶GAP訂單佔7、8成左右。

聚陽五大主力產品為襯衫、睡衣系列、嬰兒防火服、針織上衣與褲子,佔總產量的 90%,今年還是朝核心產品發展為目標,並強化防火嬰兒服、針織上衣及棉褲等,由於紡品配額取消,預估包括針織上衣及棉褲等產品,今年出貨量將大幅成長70-80%以上。

聚陽為因應全球紡品配額取消的重大競爭,積極落實多點佈局政策,於印尼、菲律賓、薩爾瓦多及柬埔寨皆設廠外,並於中國大陸、越南、斯里蘭卡及孟加拉與當地成衣廠進行策略聯盟,今年將以擴增印尼及越南廠產能為重心。

聚陽表示,今年在擴增自有產能的規劃上,預計第二季將斥資7800萬元擴增印尼五廠,第三季則斥資 1.1億元於越南投資設立新廠,由於越南非 WTO會員國,仍需配額成本,不過挾帶生產成本優勢,聚陽將選擇以非配額產品為生產重點。

對於今年財測,在建構完整且快速反應的全球運籌網下,今年銷售量可成長30% ,但因成衣單價下滑及新台幣升值,預估今年營收成長低於 20%,上看百億元,毛利率在海外廠調度得宜下,可望提升至 17%以上,預估今年稅前盈餘可達9億元,較去年成長20%以上,以實收資本額13.32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挑戰7元,可望再度蟬連紡織類獲利股王寶座。

相關新聞
香港業界關切歐盟限制中國紡織品行動升溫
香港紡織業者評估今年生意將比去年好
台灣紡織業凝聚愛心聯合救援南亞災區
南亞賑災 紡織業捐助217萬元及物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