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

**歐盟同意調降美國糙米關稅
歐盟國家是美國稻米最大的出口市場,根據美國政府統計,美國每年出口到歐盟的糙米,大約達到3千2百萬美元。但是從2004年9月開始,歐盟將美國糙米的進口關稅提高到每公噸65歐元之後,引起美歐雙方的貿易爭端。這項爭端,最近在美國國務卿萊斯訪問歐洲之後,順利得到解決。美國國務院在2月28號宣布,歐盟同意從3月1日起,調降美國糙米的進口關稅,在標準數量之內,將由原來的每公噸65歐元,降低為30歐元。

**摩托羅拉擬折價出售中芯股票
全球第二大的行動電話製造商摩托羅拉,計劃釋出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公司的股票,預計出售數量為1千7百50萬股,將由德意志銀行負責承銷,每股售價介於1.64到1.69港元之間,大約是近期市價的97%,預計可以取得大約1億1千萬美元的資金。去年3月,中芯國際在香港首次公開售股籌資時,掛牌價為每股2.72港元,和近期的市價比較,股價的下跌幅度將近有4成。

**英特爾憂心美國喪失科技優勢
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英特爾的執行長貝瑞特表示,目前中國、印度、東歐、俄羅斯和其他國家,都提出各項優惠措施,來鼓勵企業投入製造及研發,但是美國卻沒有提出足夠的誘因,以鼓勵民間加強科技的研發。貝瑞特擔心美國可能因此而喪失科技方面的優勢。他呼籲美國政府,應該改善全國的通訊網路、改良教育體系、增加研發投資,並且承諾制定有利於國內企業的政策。

**PalmSource任命新財務長
由全球最大掌上電腦品牌PalmOne分割成立的軟件研發商PalmSource,稍早任用了來自於資料儲存廠商昆騰公司的財務長為新的財務長,填補去年底以來留下的空缺。由於主要客戶索尼,宣布部分的掌上型電腦產品,將不再搭配PalmSource提供的軟件零售,因此這位新財務長未來的主要工作,將是提供財務層面的支援,協助公司轉型,成為手機和隨身數位裝置軟體的知名品牌,以及規劃執行妥善的節省成本方案。

**美國1月通膨上升加重升息預期
美國二月二十八號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美國1月份的新屋銷售大幅下降9.2%,顯示房屋市場開始出現疲軟跡象,但是個人所得成長0.5%,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也上升了0.3%,創下2001年10月以來單月最大增幅,顯示1月份的通膨仍然溫和上漲。另外,美國中西部地區和紐約的企業活動狀況改善,非農就業人口預期也將大增,而且採購經理人指數也持續上升,因而加強了市場對於美國繼續升息的預期。

**OPEC稱將確保油價不損及經濟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代理秘書長三月一號表示,該組織將確保油價不會損害到全球的經濟成長。他表示,近期油價的大幅上揚,是因為投機客的炒作,而不是因為供給短缺所造成的供需失衡,而油價的反應似乎超越了基本面。他表示,目前OPEC有足夠的備用產能,到今年底前也將會再增加,而且在成員國內部,也有將油價穩定在40到50美元之間的共識。

**義大利過去一年經濟成長不佳
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的報告指出,去年義大利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為1.1%,低於歐盟國家的平均值1.6%。而且去年義大利的貿易逆差,達到3億9千3百萬歐元,是過去十二年以來首度出現貿易赤字,尤其對歐盟會員國的貿易表現,下跌程度最為明顯,貿易逆差達到了十六億八千萬歐元。雖然義大利2004年的經濟表現不如預期,不過義大利總統認為,強勢的歐元將可降低企業併購外國企業的成本,反而有利於企業。

**歐元區1月經濟景氣低於預期
根據歐元區二月二十八號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下跌0.6%,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另外,1月份的通貨膨漲年增率,也從原先的2.1%下修為1.9%,低於歐洲央行設定的2%。而2月份經濟景氣指數也進一步惡化,從1月的100.8降為98.8,低於預估的100.4。由於歐元區的內需,因為9%的高失業率,以及油價高漲而疲弱不振;而在出口方面,又因為歐元走強,導致產品在國外更為昂貴。因此,市場人士對於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力道,普遍表示憂慮。

**德國2月失業人數創戰後新高
德國聯邦勞工局表示,2月份的失業人數增加16萬1千人,成為二次大戰以來的新高點,失業率升高到11.7%,也創下7年來的新高。由於德國上一季的經濟成長率衰退,加上政府的失業福利金縮減,申請失業金的規定將更為嚴格,因此導致登記失業的人數增加。而失業率上揚,連帶使得德國今年消費支出的復甦前景更不樂觀。

**日本1月家庭支出增加8.2%
從最近一段時間內,日本政府所公布的經濟數字來看,日本經濟有從衰退中復甦的跡象,例如消費者信心呈現上揚,1月工業生產攀升,1月份零售銷售出現增加,這個星期二,日本政府又公布1月份家庭支出,比去年12月增加8.2%,優於市場預估7%的增幅,主要是企業調高年底分紅的緣故,這項數字的公布,也佐證了日本經濟,的確出現復甦的跡象。

**韓國2月出口僅攀升7.2%
根據韓國商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韓國2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7.2%,創近兩年來最小增幅,也低於市場預期成長10.9%的幅度,的主要原因是韓元持續升值來到7年來的高點,不但削弱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也侵蝕出口商匯回國內獲利價值,其次是黃曆新年落在2月,造成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出口的成長。

**港務集團獲香港兩碼頭經營權
在杜拜海港國際集團宣佈,不行使優先權收購亞洲貨櫃碼頭股權之後,香港新創建集團將香港葵涌第三號碼頭西及第八號碼頭西的股權,出售給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交易總價達到30億港元,國際港務集團總裁鄭耀文表示,公司對香港海港的長期發展潛能充滿樂觀,更有信心可以為香港海港業務增值。

**印度政府預算赤字短期難見改善
根據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印度政府已經公布新年度預算,由於執政黨為了討好選民,大舉開出各項支票,擴大各項公共建設的投資,以及企業減稅等措施,雖然可以促進印度的經濟蓬勃發展,但是卻會使印度政府縮減預算赤字的計畫落空,甚至可能會被信用評等機構,調降主權評等的後遺症。

**泰1月份貿易逆差創1997年來新高
泰國由於受到原油、黃金、鋼鐵等各類進口物資價格上揚,1月份泰國的進口總金額,創下歷史上最高紀錄,達到91億7千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成,不過因為泰銖匯率上漲,影響出口成長,1月出口總值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6%,結果泰國在1月份的貿易逆差高達14億7千萬美元,創下自從1997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最高貿易逆差紀錄。

**廣東珠寶業計劃與香港業者整合
中新社報導,廣州市番禺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指出, 廣東所生產的黃金珠寶首飾,佔中國七成左右的市場,而主要生產基地廣州市番禺區,正計劃與香港同業整合,規劃全球最大珠寶鑽石的加工市場。預估到2010年,中國珠寶首飾的年銷售額,將超過1百80億美元。這些珠寶首飾,將經過香港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歐洲、東南亞、日本等地。

**統計不透明造成中國企業競爭難
香港大公報3月1號報導,中國國務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政府及其他單位,在統計一些項目上,例如計算GDP成長率、貨幣供給量、總貸款數、總存款數、外匯儲備、CP指標等,存在著統計體系的不完善,流程不夠透明的缺陷,若是與國際上普遍使用的統計數據相比,則有前瞻性和預警性不足的缺點。這些已經造成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困難。他建議,中國的統計指標,應該向全社會開放,而且除了政府有關部門之外,其他如科研機構和中介機構,也可以著手建立領先性指標體系。

**人民幣今年預估將升值5%
香港太陽報引述國家資訊中心報告指出,目前大量預期人民幣升值的熱錢湧入中國,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估計到四月底時,中國人民銀行必須回籠的資金總額高達4千億元人民幣,所以資訊中心認為,人民幣升值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建議政府當局,將人民幣匯率浮動範圍,放寬到5%,並且將人民幣匯率與一籃子貨幣掛勾,以舒解升值的壓力,並為改革匯率機制鋪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一月二十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三十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二月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