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反分裂法將促使日臺關係走向新局面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潘應辰台北三日電)最新一期時代週刊報導說,台灣和日本的領導人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是他們卻已隱然成為夥伴,形成事實上結盟,日本外交上雖不承認台灣,但至少它已不再忽視台海做為可能威脅到亞洲穩定的事實。

這篇題為「沈默夥伴」的文章中說,在處理敏感的台灣問題時,世界上大多數政府都遵循美國模式,即承認「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假商業之名派外交官駐節台北,和台灣貿易並維持低調官方接觸。

文中說,至於維持台海和平,包括確保中國不用武力攻打台灣,及台灣不去挑釁中國來攻擊,此一沈重任務則完全落在美國肩上。

兩週前,這種情況有所改變。華府和東京共同發表美日聯合公報,公報中特別指出台海和平是兩國的共同目標。公報簽署之際,中國人大即將制定「反分裂法」、美國總統布希也正準備前往歐洲,勸說歐盟國家不要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以免中國將武器用來對付保護台灣的美軍。

時代週刊說,兩岸的棋盤因此變成圍棋,更加微妙、也更難以預測。

柯林頓政府的白宮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李侃如說,美日會發表這樣的公報,「我確實覺得意外。如果以前你問大多數專家,他們會告訴你,日本人不會這麼做。」

時代週刊說,日本如今會這麼做,反映出三件事:日本渴望重新宣示自己是亞洲的強權、它憂心中國的崛起,以及日本和台灣的傳統關係。

日本人形容他們和中國的關係叫「政冷經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中西輝政說,美日聯合公報「是對北京的警告」,代表著「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是中國不得跨越的一條線」。

另一方面,美日聯合公報則將日本和台灣的關係變成一種「獨特、後殖民地時代的熱情擁抱」。日本在清朝時代占領台灣,殖民統治五十年,直到一九四五年才交還給蔣介石的軍隊。

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賴幸媛說:「聯合公報是對中國的制衡」;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則評論說:「我們都非常高興」。

在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任內,日本變成「正常」國家的過程更加速進行,即一個不是只專注在製造業或企業獲利,它的安全或外交卻完全仰賴老大哥美國的過程。

布魯金斯研究所北韓問題專家普萊查德說:「小泉和布希相互訪視、相互交談、相互喜歡對方。這對日本人如何看待他們和美國的關係產生重大變化。」

目前在布魯金斯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的李侃如說,美國政府有些重要官員認為,「日本應該成為亞洲的英國...是個安全夥伴,可以跟美國一起行動,而非僅是美國保護的一片不動產或用來做為前進基地。」

同時,日本和中國的外交關係近來也處於緊張。北京批評小泉造訪靖國神社、兩國為了釣魚台主權爭執、日本民眾懷疑中國經濟及外交支持北韓,北韓又曾綁架過日本人民。去年十二月發布的日本官方民調,百分之五十八的日本人說,他們對中國「沒有好感」。

時代週刊說,但是日本人喜歡台灣。台灣第一大外來觀光客就是日本人,日本也是台灣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外資來源。同時,台灣也喜歡日本,台灣前資深新聞人員及駐義大利代表洪建昭,曾撰寫台灣史,他說,「日本人 (為台灣)帶來安全、和平與法制。那開啟了台灣的現代化。」

文章最後指出,幾週前,日本政府在北京的強烈反對下,同意讓台灣的前總統李登輝訪日,陳水扁總統的夫人吳淑珍也可能以觀光客身分訪問日本。

時代週刊說,儘管小泉和陳水扁幾乎不可能會面或甚至正式溝通,因為日本政府並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但是至少日本不再忽視台海做為可能威脅到亞洲穩定的事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