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三公」開支 約9個廣州市年稅收

標籤:

【大紀元4月10日訊】2004年中國花在「三公」開支,據估計竟高達7000億人民幣。如此龐大公費支出,相當於9個廣州市的年稅收收入,而中國當局卻礙於良藥苦口,難於制訂有效的改革措施。怎能不教老百姓感到沉重?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公款吃喝招待、公車消費和公費出國即所謂的「三公」。2004年中國用於公款開支合計高達7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公車消費3000億,吃喝、出國各2000億。

報導指出,如何了解這7000億的概念:

一,若按中國13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要爲「三公」付出的代價是逾538元,等於中等以下城鎮一般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二,從2002年「中國人口資訊網」中的資料顯示,有勞動力爲社會創造價值的年齡段約在17歲到64歲,此部份人口比例占總人口的 70.2%,2004年大概維持這個比率。也就是說在中國13億人口中,這個範圍約9億人,若扣除正在學習階段的在校生,剩下的約有8億多,平均每個有勞動能力的百姓爲「三公」付出的代價約800多元,這個數字約略為中國北方地區農民一季農作物的産值。

第三,中國2004年實際稅收25718億元,中國開放最早的廣州市2004年實際稅收776.37億元,也就是說這7000億的「三公」消費,相當於9個廣州市的年稅收收入。

從以上的估算數字來看,怎能不教老百姓感到沉重?為改革這項弊端,中國當局光公款吃喝歷年來就釋出多項規定,諸如「四菜一湯」、「宴席稅」、「實名制」等,不過,成效甚微。;公車改革更是雷聲大雨點小,改革成果得不到大多數公衆的認可;出國考察,有關部門也多次規定,可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爲什麽治理「三公」這麽難?歸根究底,不外乎享受「三公」優惠的多是各級官員,要他們用自己的手「割」自己的肉,實在很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消基會:12歲以下兒童 別用手機
家電待機一年浪費60億
威爾士削減處方費
星國消協:市售國際品牌部份燈泡亮度遭誇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