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业投资过低及油源不足 油价长期看涨

标签:

【大纪元4月20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日综合报导)国际油价重新站回每桶50美元,能源稀少性问题再度浮出台面,但包括美商埃克森美孚、委内瑞拉Petroleos de Venezuela SA、沙乌地阿拉伯Saudi Aramco等能源生产业巨擘,并未随着需求成长而积极增加探勘及投资生产,一般分析这是油价难以受到控制主因之一,油价也将长期看涨。

雷曼兄弟分析师James Crandell预估,今年产油业投入石油与天然气田开采的资金将达1768亿美元,低于国际能源总署(IEA)估计所需的2110亿美元。

IEA表示,因应石油需求上扬,至2030年时,原油生产水准需从目前每日8300万桶增至1.21亿桶,业者亦需每年增资2110亿美元。

前美国能源部长Spencer Abraham说:“没有人能清楚说明,多出来的4千万桶原油要从哪里生出来”,“这需要大笔的投资,目前的水准却还差得很远。”

业界投资不足,导致石油输出国家组织 (OPEC)在需求与价格齐步上扬时的增产能力受到限制,有助于纽约原油期货在4月4日登上每桶58.28美元的历史高点。

剩余产能曾是石油市场得以在1990年代安度价格危机的功臣之一,当年油价的平均水位为每桶19.69美元,仅有一度突破30美元的关卡。

经济生产规模合占全球2/3的七大工业国 (G7),在4月16日向OPEC发出增产的呼吁,以对抗居高不下的油价。

破纪录油价已为产油业者带来丰厚的利润。根据IEA在1月18日公布的报告指出,上市油商大多透过回购自家股票及发放股利的方式,将这些获利加惠股东,国营业者则以盈余挹注大型的社会福利计划。报告也指出,这可能是助涨“近来市场现金流量暴增”因素之一。 将多余获利用于增资添购设备,以求更大的获利,原是众多企业的生存之道,但为何此刻石油业者增资扩大油源的意愿如此低落?

伦敦Gartmore Global Investments资产配置经理人Ben Walker表示,占有全球4成石油产量的OPEC,所以不愿过快增产,可能是担心全球经济成长走势一旦暂时中断,石油需求便将随之回档,造成供给过剩的情况,油价反将重挫。

OPEC代理秘书长Adnan Shihab-Eldin已在去年4月表示,产油国想要避免重蹈1986年覆辙,当时油价曾跌到每桶10美元的窘境。当年美国油商的投资报酬率降至0.8%,创下史上次低纪录,相较于85年的9.5%。 此外,业者表示,石油业创立至今已达150年,全球可供开采石油的处女地逐渐减少,也是抑制石油探勘支出成长的另一主因。 虽然原油期货在两周前创下历史高点之后,迄今回跌14%,看好油市的投资人仍然认为,此时只是长期多头走势中的短暂休息而已。

量子避险基金共同创办人Jim Rogers说:“油价可能掉到35美元,但整体趋势是向上发展”,“35年来,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出现过重大的发现了。”他预估未来10年内的油价将达到100美元至150美元的惊人水位。 高盛证券亦在上个月预估未来油价将达105美元,并认为中东与俄罗斯的石油业投资限制是造成供给吃紧的部分原因。 沙乌地阿拉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产油国则是信誓旦旦,保证将会提高产能。沙国国营石油公司SaudiAramco执行长Abdallah Jum’ah说:“全球的海岸及外海探勘活动仍将十分频繁,尤其是在油价健全发展的情况下。”他表示,沙国已有“长期”增产的腹案,未来产能将提高43%至每日1500万桶的水准。

无论如何,全球经济发展受到油价飙涨的限制,仍是不争的事实。IMF提出警告,如果油价升至80美元的关卡,高度仰赖能源密集制造业的开发中国家将首当其冲,整体经济成长率将会随之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已开发国家亦有接近0.7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

油价时高时低,不仅投资人关注,各国也积极研商替代能源之道,但如何因应能源逐渐稀少性,已是刻不容缓的全球性议题。

相关新闻
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跌
IMF:担忧炼油产能不足 是油价飙涨主因
七大工业国预测全球经济将稳定成长
台湾首季出超锐减  因国际油价高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