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反日風潮與大陸民意(上)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您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林曉旭。4月16日在中國大陸的幾個城市,像上海、杭州再度出現了比較大規模的「反日遊行」,那麼這些活動正好是日本外相訪華期間發生的。同時,日本政府也強烈譴責在反日遊行中所出現的暴力傾象,那麼這個活動會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呢?今天我們很高興請著名的政論家胡平先生和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起事情。

連接收聽

林曉旭:您好,胡先生。

胡平:您好!

林曉旭:有很多人特別是很多報紙也在報導這件事情,讓民眾的注意力都在注意這個「反日風潮」,您覺得這件事情看起來像表面上這麼緊張嗎?

胡平:當然這個事情發生,毫無疑問的是已經讓中日雙方的關係進一步的惡化。但就另一方面來看,由於中國目前在很多方面,還很需要和日本保持友好的關係,包括濟上的往來,所以這個事情也不會惡化到多麼深的地步,通過這件事情也表明中國政府的態度,因為這次反日示威遊行的發生,所提出的很多問題,大部分都是老問題,不管是釣魚島的問題,修改教科書問題,參拜精國神社的問題,都是多少年來的問題。那麼怎麼這次突然升高了溫度呢?

只有一個事情是新問題,就是日本要入聯合國擔任常任理事國的這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以中國做為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的成員國,你有你的投票權,如果你不贊成,你反對,你投反對票就完了。老百姓上街,他們是沒有投票權的,所以實際上是沒有作用的。像韓國政府就已經表示了反對的態度,然而有些韓國老百姓還覺得不夠勁,還要上街遊行。

林曉旭:因為南韓不是常任理事國。

胡平:從這件事本身可以看出中國政府打的是什麼算盤,如果你反對日本入常,你表態就完了嘛!到現在為止,中國政府態度都很曖昧,都沒有明確的表態。所以他這次這種放任,暗中鼓勵一些民眾上街遊行示威,其目地恰恰就是在於中國政府不願意出來唱黑臉,他不願意讓中日的關係因此付出太大的代價。所以它躲在後面,讓老百姓出來唱黑臉,給中國政府一點餘地,多多少少的唱一定的白臉,所以這件事情造成社會關係緊張,但是你看中國政府也並不想事情惡化到多麼嚴重的地步。

林曉旭:那麼您從哪些跡象看出來這些事情是由中國政府操控的呢?

胡平:當然大家知道,中國對於這種自發的遊行示威,那是控制的非常之緊。像關於上訪的規定:上訪人數超過5個以上就是違法的。另外哪怕是在開兩會期間,人民要想見一見他的人民代表,隔的天遠地遠的根本見不著。

林曉旭:而且抓了很多人。

胡平:對,換句話說,像包括趙紫陽去逝,這個畢竟是一個突然發生的事件,那麼當局竟能馬上做到整個戒備森嚴,使得任何民眾要想自發性的舉行大規模的悼念活動是根本不可能。那麼正因為在中國政府控制的如此之嚴的情況下,居然出現了這麼大的一個缺口。那麼這個缺口顯然是當局有意留下來的,那麼它留下來,顯然就有它留下來的目地和用意。

另外還有一條就是和中國當局長期以來的這個宣傳、教育有關係,就形成這麼一種所謂的「反日情緒」。當然剛開始是壓制,首先是使人們對他們關心的問題,更重要的問題,不能自由討論,把這個壓的緊緊的。同時又有所謂的輿論導向,又造成另外一些關心的熱點,比如對日本的一些宣傳,長期以來對日本的宣傳是很片面的,有些根本是非常錯誤的。

像這次發生的事情,就有些民眾顯然就有很大的誤解,比如像修改教科書的問題,那很多中國老百姓對修改教科書,美化侵華戰爭,覺得「士可忍,熟不可忍」。姑且不說中國老百姓並沒有看到教科書是怎麼寫的,更重要的是他們腦子裏有個概念,覺得日本好像跟中國一樣,是由教育部統編教材,規定一套教材之後,全體人民都來學這個教材。

他們不知道日本是個民主國家、民主社會,教材是民間編寫的,那個文部省只是審批而已,而在這一次審批交上去的教本,中日近代史的教材共有8個版本,其中只有一個版本是右翼編寫的,另外7個版本是左翼編寫的,而左翼編寫那個版本,就按照中國政府的觀點來編寫,所以無可挑剔。只有一個版本引起中國政府的不滿,而那個版本實際上發行量非常小,實際上在日本學生中間的使用率還不到百分之一。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日本學生,所使用的教材在中國政府眼裏看來都屬於政治正確的教科書,而引起中國政府的不滿那百分之一又是日本民間自己做的,所以這個問題就是這麼個問題。

在中國民間老百姓他不明白這個情況,他以為是我們的統編教材,所以就把這個事情看得這麼嚴重。另外其他方面也有比較類似的地方,而且長期以來,正因為談到這個日本不道歉,實際上我們知道從當年中日建交,從田中角榮首相,一直到後來的日本首相歷次跟中國談話總是要談到這個問題的,總是要對當年的第二次大戰的問題要表示道歉的。

當然他們認識的充不充份,在我們看來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但是你要說日本完全沒有任何表示,這個可能不是真實的,所以這個問題在建築在很大的誤解上。而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就使中國人民感覺到、意識到,在這樣一件事情上,他們是可以說話的。因為這麼多年來,老百姓能說話的地方不多,他們很清楚在什麼問題上你是不能說的,哪怕知道的清清楚楚,也不能說;在什麼問題上是可以說的,甚至還可以說的和官方的論調稍微有點不一樣。

因為表面上中國當局和日本還是要保持友好的關係,但是中國實際上有很多方式表達對日本強烈的不滿,這就給底下很多人一種暗示,那麼他們就可以一方面掀起一種反日的情緒,這種反日的情緒可以給他們有很大的滿足。第一、他們知道反日是安全的;第二、政府的論調還沒那麼高,那我和政府的論調還不一樣,還覺得好像不是完全跟著政府的指揮棒走,他還有這樣一種感覺在裏頭,覺得這是一種很獨立的思考,其實這正是中國政府給的一種暗示的結果。所以這麼一來,這個反日的情緒在民間就蔓延的很開。

林曉旭:這有點像中國政府一直在宣傳這個包括美帝國主義、台灣獨立,經過他的宣傳,很多人覺得在這方面我是可以強烈表態的?

胡平:像對美國也是這個樣子,儘管表面上中國政府老是強調與美國友好的關係,而美國的政府把中國領導人奉為上賓,中國官員也把到美國來做為他們的首選,當然這並不妨礙。於此同時,甚至是同樣的一些人,可以採取很強烈的反美的這麼一種立場和態度,至於這種態度本身有多大的真實性,也就是說,採行這觀點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把這種觀點當真,這個其實是大可懷疑的。我覺得我談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包括從這個反日風潮就可以看出這個一個問題。

其中這個我剛談到的主要是圍繞著日本入常的問題。那日本入常的問題你要反對,那該政府出來表態,這是政府的事情,而政府到目前為止,中共態度很曖昧。如果老百姓,你覺得應該竭力反對阻止日本入常,那麼你的政府又沒有表態,而只有你政府的表態才能起作用。那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首先向你的政府施加壓力,要求政府要明確表態。如果拖了這麼久都不肯明確表態,那他就有問題嘛!那就該嚴厲譴責他,當然不敢在所謂的反日抗日示威遊行中,所有的口號都不是針對政府,這很可笑了。像最近中國的保釣活動,就我知道保釣的人有好幾波,有一波是比較真誠的,而且他們對政府也是非常不滿的。

另外一波,簡直就是在跟政府唱雙簧,他們跑上去保釣,是不是真的那麼認為呢?如果認為釣漁台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怎麼中國政府都不派人去守呢?守土有責,政府不派人守,第一個政府就失職。第二、說是共同開發,日本派人去了,中國政府也不該派軍隊把人家趕出去,這麼不中用的政府就該打倒嘛!換句話說,你要保護釣魚島,你保護不了,是政府的事情,你應該要求政府去採取強而有力的措施,如果中國政府不這麼做,那你就要反對他,你就應該把他換掉,如果你是個真誠的保釣人士,就可以這樣要求。

而且中共不是說過很多次嗎?像談到台海問題,雖然一方面講什麼同胞,一方面又給人很強的立場,「寧失千金不失寸土」,對釣漁島怎麼就沒這個態度了呢?為什麼不採取果斷的手段呢?中國政府完全沒這麼做。換句話說,如果你是真誠的保釣主義者、保釣人士,你顯然最要做的事情,你不是跑到大海自己爬到島上去,而是要到中南海去請願去示威,要求政府必需採取有力措施,否則的話我們就不要你這個政府,但是沒有一個人這麼做。

所以像這個反日風潮,你本來可以要求政府去投反對票,一直到現在為止,他們也沒提出要求政府。本來是向政府示威的,結果跑去跟日本人示威,那有什麼意思呢?這表示什麼呢?這跟韓國不一樣,韓國政府已經表態了,是反對日本入常,有些老百姓覺得還不夠,還要上街示威遊行,那是一回事。中國政府態度就很曖昧,那麼你要持這種立場,就應該向政府去施加壓力,可是這些反對人士沒人這麼做,所以從這點就可以感覺到,中國政府完全知道他們在扮演什麼角色,中國政府希望他們扮演的就是唱黑臉的角色,所以他們很自覺的就進入唱黑臉的角色,我們絕不跟政府過不去,而且都跟政府配合,但因為太配合了,那就不像真的了嘛!你要真的就該做點反革,向政府施加壓力這種樣子。

像香港同樣有反日的遊行,那香港人就遞交了一封信要求交給胡錦濤,而且要求政府表態,反對日本入常,不管怎樣說,這還合乎邏輯。你說在北京遊行的人,你怎麼不去給政府寫信呢?當然這一寫政府就有麻煩事,當然政府就不幹了,向我施起壓來,那還得了!所以這邊你就看得出來,反日示威遊行的發生,是在政府網開一面情況下發生的,長期以來所謂的輿論導向造成的。而且這次主要參與的人、帶頭的人,他們對於領導的意圖是心领神會的。所以他們主要的做法是充分配合,而失去一個民間抗議活動應有的邏輯,他們連輿論都不顧了嘛!所以你怎麼能說這是一個民間獨立的東西。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臺《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外交部否認三名菲律賓遊客是被誤認遭刺
史東:納粹德國的愛國主義
中共官方媒体嚴詞抨擊反日示威
上海逮捕反日遊行中打砸人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