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學菜販 捐450萬蓋圖書館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失學之苦,化做大愛!台東市賣菜的婦人陳樹菊,四十二年前小學畢業後,因家逢變故無法繼續升學;這些年來,她靠著一把一把售出的青菜,省下辛苦掙得的每一分血汗錢,陸續捐出新台幣五百五十萬元給與她有深厚感情的母校「仁愛國小」,設立急難救助獎學金及興建圖書館,藉此作育英才。

興工近兩年的仁愛國小圖書館,即將於本月16日落成啟用,明亮舒適的空間已經引來了不少學生聚集閱讀,但五十五歲的陳樹菊仍甘於棲身在狹窄晦暗的老市場裡,賣菜興學。

行善 她說不值一提

對於捐款助學,她說,每分錢都是自己「三把菜五十元」的長期叫賣所賺來,而她也不認為自己有多麼偉大,因為社會上默默行善的人在各個角落都有,自己的事蹟不值一提。她更說,任何人只要打開心窗,都會想做善事。

事實上,陳樹菊經歷過相當悲慘的童年,民國四十六年間,她進入仁愛國小就讀時,一家八口都賴父親賣菜為生,儘管生活貧苦,但她在師長眼中,屬於品學兼優的學生,大家也都認為她日後一定會繼續走上升學之路。

無奈造化弄人,小學畢業後,陳樹菊家中發生連串變故,家裡窮得連母親就醫的保證金都繳不起,因而失去至親。

她自此放棄升學,接下菜攤,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床到批發市場,批菜運到市場叫賣,從青春年華到現在已年過半百,日復1日。

家變 化悲困為大愛

陳樹菊辛苦賣菜,但家變依然不斷,先是父親病逝,二弟後來也因車禍死亡,三弟五十八年間,患流行性感冒病故,讓她深感世事無常。不過,坎坷的命運,卻也讓她化悲觀為大愛,工作多年後,先捐款一百萬元給佛光學院,民國八十六年再捐百萬元給母校成立急難救助獎學金,九十年間再捐出四百五十萬元興建圖書館。

陳樹菊與母校感情深厚其來有自,除了自己在校期間常受師長協助外,三弟就讀該校時染病,對抗病魔期間,老師經常前來探視,讓她深受感動,也因此立下回饋母校、報答師恩的心願。

校長陳清正說,陳樹菊至今仍孑然一身,幾乎已經完全獻身給社會,除了捐獻給學校外,也經常濟助貧困,而這些捐款一分一毫,統統都是她賣菜所賺的辛苦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告別中共”海報展劍橋市中心圖書館舉行
高市將設立全台第一座勞工博物館
浦志強談中國法律和民間維權
抗Google化 歐盟六國倡建歐洲數碼圖書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