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爭取納入全球衛生體系 困難待克服

標籤:

【大紀元5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鼎堯台北十五日電)台灣明天將九度叩關世界衛生大會(WHA),爭取以觀察員身份與會、並希望國際衛生條例修正草案順利通過,以讓台灣可與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直接、分別、完整、立即」的互動,但醫界指出,由於中國小動作不斷,情勢仍未見樂觀,困難待克服。

台灣為成功與會,近年來積極避開政治爭議,僅希望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並在名稱方面保持彈性,外交部曾表示,「台灣衛生實體」、「台灣衛生當局」、「台澎金馬衛生領域」等都可以談。

儘管九年來的努力,讓台灣獲得許多國家的議會和醫界人士支持,但由於中國對各國政府施壓,與會衛生官員又需聽上級指令,台灣要以觀察員身份與會仍是困難重重。

行政院衛生署曾指出,今年與會關鍵在歐洲聯盟的態度,希望歐洲各國能以在討論或投票時棄權的方式,讓台灣順利與會。

對此,近日為讓台灣參加WHA,在歐洲四處奔走的台灣醫界聯盟董事長吳樹民表示,相關人員曾向他坦言,歐盟由於無法放下「一個中國」的立場,應該仍無法支持台灣與會。

不過,吳樹民同時指出,部份大國沒有明確表態,而歐洲又有集體投票的習慣,因此,讓歐洲以棄權方式讓台灣入會,也還不致於完全沒有機會,只是情勢並不樂觀。

另一方面,台灣也希望納入「普世適用」原則的國際衛生條例修正草案可順利通過,台灣便有法理基礎被納入全球衛生體系。

但世衛秘書處不但表示條例只僅適用於世衛會員國,還與中國簽署備忘錄,指出世衛在安排與台灣的技術交流或協助時,須事先與中國政府諮商。

對此,衛生署國際合作處長張武修強烈反彈,表示界定條例適用範圍違反普世原則,台灣也不應透過中國才能和世衛接觸,因為如果需要間接傳遞疫情資訊,速度太慢,將影響台灣人民健康福祉。

張武修也指出,即使草案順利通過,台灣仍須要求世衛解釋「普世適用」的意義,才有可能讓台灣納入全球衛生體系。

吳樹民則說,「普世適用」僅是宣示性的原則,條例中必須明確指出台灣在適用範圍內,中國才不會不斷尋找各種藉口打壓。

相關新聞
讀賣:國代選舉反映台民意支持維持現狀
任務型國代選後 親民黨內檢討聲起
呂秀蓮:台國代選舉合法完成  大家應遵守
政治版圖移位 學者:言之過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