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國代選舉結果剖析 各方解讀不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6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5月14日台灣國代選舉結果確定,民進黨拿下最大黨,而且泛綠陣營得票超過泛藍;親民黨慘敗,甚至還輸給台聯。有輿論解讀,或許可以從中發現政黨勢力的消長,不過,學者認為,這次投票率只有二成,政黨得票率不能直接解讀為政黨版圖消長,只能說是深藍與深綠民眾的對決。

國代當選名單,民進黨和台聯大有斬獲,民進黨獲得42.5%的得票率,成為任務型國民大會最大黨,如果加上台聯和建國黨,泛綠得票率達到49%,超過國民黨加上親民黨與新黨等政黨屬性相近的泛藍政黨的45%。

不過民進黨國代當選人沈富雄提醒民進黨要居安思危,基本上這次選舉的投票率很低,不能為了這3%的勝利而高興,沈富雄表示,這次選舉是深綠打敗深藍、真綠打敗假藍、忠誠度高的綠打敗錯愕的藍。他不認為這真的代表政黨板塊有所移動。

親民黨在任務型國代選舉中輸給台聯,不僅退居台灣政黨第4,更遠遠落後同為泛藍的國民黨。有輿論認為,親民黨的中國牌未必奏效,也連帶導致政黨板塊遷移,親民黨對這些評論十分不以為然,認為這樣的解讀嚴重錯誤,因為只有23%的投票率,使得選舉結果根本沒有代表性。

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羅致政提醒,雖然不能擴張解讀為政黨勢力的消長,但是絕不能低估對支持者的心理影響:「氣勢問題很重要!雖然不能看出來政黨消長,但是媒體都把親民黨當作第4大黨,而非第3大黨,所以這樣會不會影響支持者出現西瓜效應?值得注意。」

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羅致政認為,民進黨的動員能力和選舉策略,的確比其他政黨來的高明:「憑良心講,這次選舉不能說誰勝誰負,因為投票率的確真的很低,政黨能夠動員出來的,都是他最忠實的支持者。民進黨在最後一週。把他的選戰主軸又拉回中國政策和兩岸關係,在競選策略上的確是成功的,也動員了民進黨支持者的危機感。」

泛綠和泛藍的得票消長,是不是等於政黨版圖的消長,東吳政治系副教授盛治仁認為,投票率低,無法代表全體選民的意志,所以二者不能劃上等號。而造成低投票率的原因,盛治仁認為,主要還是選民對於修憲議題沒有興趣,而下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雖然投票率,無法將得票率解讀為政黨版圖消長,但盛治仁還是提醒,在選舉操作上,國民黨遠遠不及民進黨,盛治仁說,在連戰訪問大陸後,民調聲勢極高,但國民黨沒有順勢將民調轉換成選票;反觀民進黨,在民調聲勢落後的狀況下,卻利用各種方式造勢,是這次民進黨得票率超過國民黨的重要原因。

學者認為,綜觀這次國代選舉各黨的表現,台灣兩大陣營泛綠和泛藍的基本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深藍和淺藍、深綠和淺綠各自間的微妙改變,才是值得關注的地方。@(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