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曾蔭權握手多一秒又如何?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林綺慧5月17日撰文)在近月香港特首補選一事中,香港傳媒竟然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香港署理特首曾蔭權兩人握手時間的長短來猜測香港政治的“最新行情”;香港政治操作跟現代政治距離有多遠,由此可見一斑。

香港—現代化的政治跟經濟學家心目中的完美市場一樣,都具有高透明度,資訊都可公平地流通;反之,在一個沒有現代化條件的市場或政治體制,人們唯有依靠毫不可靠的小道消息,不斷地捕風捉影。在近月香港特首補選一事中,香港傳媒竟然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香港署理特首曾蔭權兩人握手時間的長短來猜測香港政治的“最新行情”;香港政治操作跟現代化政治操作距離有多遠,由此可見一斑。

胡錦濤與曾蔭權被邀請出席16日在北京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中央政府並沒有安排胡錦濤與曾蔭權單獨會面,只在會前安排曾蔭權和部份出席論壇人士一同與胡錦濤會面。

曾蔭權被視為補選行政長官熱門人選,並不時有消息指中央政府支持曾蔭權,但中央領導人一直沒有明確的“挺曾”行動,所以外界關注曾蔭權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6日出席同一場合時,胡錦濤會有否有“挺曾”行動。

在胡曾碰面翌日,香港傳媒高調報道,胡錦濤與曾蔭權握手時間有11秒鐘,比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的8秒鐘更長時間。香港傳媒更指,這次比上一次兩人握手時間更長。

在此之前,香港傳媒也一直是以胡曾二人的握手時間作為香港政治最新行情的重要資訊。曾蔭權等一眾高官2004年12月隨同當時的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到澳門,向出席澳門回歸慶典的胡錦濤述職,期間胡錦濤與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握手寒喧6秒鐘,已經引起傳媒關注。

歸根究底,握手時間長短竟然成為外界得悉中國有關香港問題態度的最新行情,實起源自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時代。在回歸之前,江澤民接見港澳人士時,竟然眾裡尋他找出他心目中的特首人選董建華出來一直握手,香港各界愛拍馬屁的政客也心神領會,立即跳出來說董建華是“治港人材”。七年下來,董建華的治港能力有多強,相信大家也心中有數。江澤民跟董建華握手一事,也成為江澤民任內的一大敗筆。

其實,要憑領袖的肢體語言來猜測政治形勢,可謂是一個十分不文明的做法。現代政治操作講求高透明度和公平的資訊流通,唯有如此公眾才可一起參與討論公共事務,這也是民主政治的先決條件。誠如近日為兩岸大力推祟的中國國父孫中山所言:唯有政治成為“眾人之事”,中國政治才有步向現代化的希望。

香港傳媒這種捕風捉影的報道手法,多少與現時缺乏行政長官選舉話題有關。在中央政府勸說下,多名有意參選人士紛紛退選,只有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和無黨籍的金融服務界的立法會議員詹培忠表示參選,不過他們能否取得最少100個提名人支持亦成疑問。反而,被視為下任行政長官熱門人選的曾蔭權,卻遲遲未有表態。曾蔭權16日表示,會待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長官條例》草案,才決定參選的事情。正是因為香港政情透明度極低,公眾的可參與性接近零,香港各界跟本無從得悉香港政局的最新發展,結果胡曾二人握手時間多一秒,少一秒也成為媒體炒作的材料。

平心而論,這種情況亦非香港回歸後所獨有。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與英國政府,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期間,雖然公眾關注這個議題,但在談判期間,傳媒難以得悉有關談判內容,只能從雙方政府發出的新聞稿中尋找玄機。即如往常會用“有益有建設”來形容會談進度,有日若只用上“有益”但不提“有建設”,便會被解讀為這次會談進度不及以往,香港股市價位便會即時受波動。

值得慶幸的是,現已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胡錦濤,看來甚欲展示他的“胡氏風格”,並將之跟其前人江澤民區分開來。胡錦濤握手時間最長的人是信德集團董事總經理何超瓊,在這次會面中,胡錦濤與何超瓊握手時間最長有13秒,是與會者中最長時間的一位。雖然何超瓊父親是身兼政協副主席和信德集團主席的何鴻燊,但何超瓊明顯不是特首熱門人選,希望中國中央政治能加大其香港政策制訂的透明度,也希望香港各界再也不要繼續這種觀看長官小動作,然後捕風捉影的無聊遊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小特首們勸告曾蔭權勿在政府總部吹口哨
曾蔭權決提第三次人大釋法
不滿三次釋法,香港法界擬發起「反釋法大行動」
香港民主黨主席李永達要競選特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