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治療憂鬱症 病患耐心遵醫囑重要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鼎堯台北二十二日電)抗憂鬱劑的初期療效偏低,讓許多憂鬱症病人因失去耐心而中斷服藥。生化業者表示,可先對病患進行藥物不良副作用 (ADR)檢測,讓病患即早掌握最有效的藥物,提升治癒機會;但精神科醫師賴德仁認為,這種檢測所費不眥,若病人願意耐心配合醫囑,也不是每個人都須要做。

憂鬱症已成二十一世紀新興疾病,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約有百萬國人罹患這種疾病;臨床醫學統計則 顯示,憂鬱症療期漫長,初期用藥成功率又僅達六至七成,許多病人因失去耐心而中斷服藥,最後不幸走上絕路。

生化業者說,主流抗憂鬱劑的初期用藥成功率不高,且容易產生噁心、腹痛、頭痛、失眠、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造成病人服藥意願下降,如果醫師能鼓勵患者即早抽血,擷取基因進行ADR檢測,將可使病人在第一時間找出最有效、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增加治癒機會。

不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賴德仁指出,如果這種藥物反應評估確實有效,的確可為病人帶來幫助,但ADR檢測需病人自費進行,費用據業者所說,達新台幣三千多元,對經濟較差的民眾可能是不小負擔。

賴德仁表示,雖然抗憂鬱劑的初期療效不高,但只要病人聆聽醫囑、耐心按時服藥,且醫師視病情調整劑量或換藥,副作用可降至最低、且治癒率將達九成,因此,如果病人嘗試各種藥物均宣告無效,才需要進行ADR檢測作根本檢查,否則其實不用多花一筆錢。

相關新聞
走出憂鬱症的陰霾  明星各有妙招
藍心湄 與憂鬱症擦身而過
男人憂鬱 小心要人命
百分之五重度憂鬱  自殺高危險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