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米樂》甘苦譚 農家田園詩篇

標籤:

【大紀元5月26日訊】 (記者程明仁特別報導)一粒粒的米,令你想起什麼?米可以變成飯、變成粥,甚至變成藝術品,米,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表徵。 「無米樂」的官方網站留言板塞滿了將近兩百封信、上週末上映全台僅四廳就有五十萬票房,預估本週末就可破百萬。網友在「無米樂」官網上熱情留言,有人說看完後鼻酸、想到媽媽也是如此辛苦;有人說好想回故鄉菁寮,看看家鄉起了什麼變化;有人買了套票,準備拉父母兄弟一起看,還有人說台灣米最香甜,就算加入WTO後,還是要堅持吃台灣米……

《無米樂》,紀錄臺灣的大米倉之一,臺南縣後壁鄉三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汗珠和著一粒粒的稻米,陪他們走過了大半個世紀,透過他們的勞動與生活,我們可以領略到生活的智慧,也可以意會到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神、人與天、人與土地,是如何微妙地共生共存著,在浩瀚的天地之間,在人世的悲喜之間,他們終將成就了自身的圓滿。

導演顏蘭權、莊益增及《無米樂》幕後工作人員有如後述之靈動衷曲─……─那一天,我手持攝影機對著一畦水田,從波光粼粼的水澤,遙想祖先卵石累累的河灘地、洪水泛濫的泥土、終至於水田遍布……。透過鏡頭,我彷彿感受到「土地倫理」,就藏身在這方水田的深層義理間。孩提時期,遠方火車嘟嘟嘟駛過平原,我們最喜歡半跪在座椅上,對著窗、迎著風,望著那一大片又一大片綠油油的黃金稻穗,不敢想像這樣美麗的畫面,幾年後將成為歷史鏡頭。

照片(中映│公視提供)

一位老農說:「稻子是台灣農民的命,怎麼可以丟?」稻米文化創造農村文化,也提供農村綠油油的景觀及水源涵養,很多老農民「守著土地、守著米」,特別是中南部的老稻農,他們對資訊的認知比北部地區的農夫弱很多,他們甚至還不知道,從今而後,稻米可能已經沒有保證價格收購,國產米價格約為國際米價的3、4倍。

《無米樂》這支紀錄片拍攝這一群60、70歲的老稻農,如何面對WTO帶來的衝擊,同時呈現台灣農村的生活與仍然保留在鄉鎮的傳統技藝,以及台灣悠久的種稻文化與技術──他們如何犛田、淹水、插秧、灑肥料……等待稻田出穗,與最後的收割。

75歲的崑濱伯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三炷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工作這麼多,錢卻沒有這麼多,錢如果像泥巴這樣翻來翻去不知有多好?」樂天的崑濱伯邊做事,還要邊跟崑濱嬸鬥嘴鼓。崑濱伯說:「有時候晚上來灌溉,風清月朗,青翠的稻子映著月光,很漂亮!心情好,就哼起歌來,雖然心情(擔憂),不知道颱風會不會來,或病蟲害,也是無米樂,隨興唱歌,心情放輕鬆,不要想太多,這叫做無米樂啦!」

崑濱嬸嫁給崑濱伯那天,還不知道丈夫是哪一個,雖然天天鬥嘴鼓,還是共同奮鬥了數十年。「我老婆肯吃苦,她一邊幫忙種田,一邊到聲寶工廠做臨時工,一個月賺幾塊錢,加減賺。說起來我老婆很乖,很可取,我不會對她說感謝她,但是心裡知道她幫我很多忙。」不肯多說一句感謝的崑濱伯,心裡卻充滿了對妻子的深刻感情。

脫下多了2斤重的汗衫,煌明伯一面擰乾汗水一面說:「雜草是農民的敵人,太常噴灑除草劑,會破壞土壤。」雖然土地不會講話,但他知道不時的關心就會知道它需要什麼。農暇時,69歲的煌明伯扛著古老的器具,做著現在大家不願意做的手工棉被,清脆的彈棉被聲,將朵朵棉花彈成鬆軟的棉絮,「真的是做良心的啊!我們做的棉被,現在要出去跟人家談價錢,也不知從何說起……」因為種稻收入無法完全支撐一家大小的開銷,學習另一項技藝、經營副業,是農村社會維持生計不得不選擇的方式。

對阿伯來說,種田就是一種修行。風吹、日曬……任勞任怨,精耕細作。農人的勞動就是默默地修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觀看無米樂紀錄片  蘇貞昌:感受農民偉大
無米樂紀錄片今首映 多名立委聯合推薦
無米樂首映  謝揆率行政團隊加油打氣
得獎紀錄片無米樂首映成功主角成觀眾偶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