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中紡品爭議 台商應掌握利基分散布局

標籤:

【大紀元5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八日電)美國、歐盟與中國之間的紡織品爭議持續發酵,中國宣布自6月起提高74項紡織品出口關稅,盼紓緩美歐壓力,在中國投資紡織業的台商已感受實質壓力。台灣經濟部評估,這項爭議對台灣紡織業反而有利,國貿局將擬訂計畫輔導中國台商回台投資或分散布局,轉進東南亞、非洲或中美洲。   

全球紡織品配額在今年1月1日取消後,紡品貿易情勢日趨複雜,美國與歐盟兩大市場迅速感受到來自中國大陸進口紡品的壓力,陸續祭出特別防衛措施,美國已宣布對 7類中國紡織品採取特別限制進口措施,歐盟也考慮跟進。中國希望課徵出口關稅能減緩摩擦,也將把此爭議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
  
根據經濟部統計,紡織業是台商赴中國投資的前5 大產業之一,今年1至3月台商在中國投資紡織業占總投資的5.42%。美國、歐盟對中國紡品的限制,勢必對台 商造成影響,中國提高出口關稅,更讓利潤微薄的台商受到雙重衝擊。

經濟部國貿局局長黃志鵬表示,台商在中國投資紡織業究竟有多少屬於美國設限的7類紡品、有多少屬於中國公布的74項出口關稅項目,尚待精算。中國是否會在與歐盟諮商未果後,斷然取消出口關稅新制?美歐又會有何種反應?爭議是否擴大?會帶出什麼樣的連鎖反應?都還處於動態發展之中,經濟部和台商都在密切觀注。

面對前述的衝擊,台商的焦慮陸續浮現見,專責為紡織業服務的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最近接到許多台商焦急的詢問,對於美歐、中國紡品爭議發展充滿不安與不確定。紡拓會產經服務處資訊推廣科科長江逸燕說,台商迫切需要第一手資訊,也希望政府能為他們在中國大陸爭取權益。   

提供最新資訊不難,國貿局、外貿協會和紡拓會隨時掌握來自美、歐、中國的最新訊息,轉達台商參考。但談到對台商的直接協助,黃志鵬坦言,政府能做的不多。國貿局已委託紡拓會透過22個紡織業相關公會,調查中國台商在這波爭議中受影響程度與因應措施,國貿局也正研擬方案,並鼓勵中國台商回流或分散布局,避免衝擊。

根據統計,中國是台灣化纖、紗布主要出口市場,台灣的人造纖維絲綿有33%輸往中國。黃志鵬說,美國 對中國紡品設限後,中國自台進口數量可能減少,但這場紡品爭議,對台灣的業者而言反而是利多。

經濟部長何美玥直率地說,這場紡品紛爭對台灣而言「不一定是壞現象」,對台灣的出口應更有利,她並不擔心台灣經濟會因此受影響,這次事件反而可以鼓勵台商分散投資,短期之內台商也會透過在越南、菲律賓、中美洲國家的布局減輕損失。

江逸燕指出,這次紡品爭議,再度提醒台商必須擴大全球布局,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紡織業投資考量因素主要是成本與市場,紡拓會評估適合台商海外投資的地區包括東南亞、中南美洲和南非,美國、歐盟都有特定方案提供非洲國家關稅優惠,這是台商可以利用的利基。

相關新聞
美宣布對中國三大類紡品重啟配額限制
港府:美實施紡品配額打擊香港轉口貿易表現
中國3類紡品 美再設定配額
美對中3類紡品重啟配額限制 中方不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