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美中纺品争议 台商应掌握利基分散布局

标签:

【大纪元5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淑芳台北二十八日电)美国、欧盟与中国之间的纺织品争议持续发酵,中国宣布自6月起提高74项纺织品出口关税,盼纾缓美欧压力,在中国投资纺织业的台商已感受实质压力。台湾经济部评估,这项争议对台湾纺织业反而有利,国贸局将拟订计划辅导中国台商回台投资或分散布局,转进东南亚、非洲或中美洲。   

全球纺织品配额在今年1月1日取消后,纺品贸易情势日趋复杂,美国与欧盟两大市场迅速感受到来自中国大陆进口纺品的压力,陆续祭出特别防卫措施,美国已宣布对 7类中国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进口措施,欧盟也考虑跟进。中国希望课征出口关税能减缓摩擦,也将把此争议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
  
根据经济部统计,纺织业是台商赴中国投资的前5 大产业之一,今年1至3月台商在中国投资纺织业占总投资的5.42%。美国、欧盟对中国纺品的限制,势必对台 商造成影响,中国提高出口关税,更让利润微薄的台商受到双重冲击。

经济部国贸局局长黄志鹏表示,台商在中国投资纺织业究竟有多少属于美国设限的7类纺品、有多少属于中国公布的74项出口关税项目,尚待精算。中国是否会在与欧盟咨商未果后,断然取消出口关税新制?美欧又会有何种反应?争议是否扩大?会带出什么样的连锁反应?都还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经济部和台商都在密切观注。

面对前述的冲击,台商的焦虑陆续浮现见,专责为纺织业服务的中华民国纺织业拓展会最近接到许多台商焦急的询问,对于美欧、中国纺品争议发展充满不安与不确定。纺拓会产经服务处资讯推广科科长江逸燕说,台商迫切需要第一手资讯,也希望政府能为他们在中国大陆争取权益。   

提供最新资讯不难,国贸局、外贸协会和纺拓会随时掌握来自美、欧、中国的最新讯息,转达台商参考。但谈到对台商的直接协助,黄志鹏坦言,政府能做的不多。国贸局已委托纺拓会透过22个纺织业相关公会,调查中国台商在这波争议中受影响程度与因应措施,国贸局也正研拟方案,并鼓励中国台商回流或分散布局,避免冲击。

根据统计,中国是台湾化纤、纱布主要出口市场,台湾的人造纤维丝绵有33%输往中国。黄志鹏说,美国 对中国纺品设限后,中国自台进口数量可能减少,但这场纺品争议,对台湾的业者而言反而是利多。

经济部长何美玥直率地说,这场纺品纷争对台湾而言“不一定是坏现象”,对台湾的出口应更有利,她并不担心台湾经济会因此受影响,这次事件反而可以鼓励台商分散投资,短期之内台商也会透过在越南、菲律宾、中美洲国家的布局减轻损失。

江逸燕指出,这次纺品争议,再度提醒台商必须扩大全球布局,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纺织业投资考量因素主要是成本与市场,纺拓会评估适合台商海外投资的地区包括东南亚、中南美洲和南非,美国、欧盟都有特定方案提供非洲国家关税优惠,这是台商可以利用的利基。

相关新闻
美宣布对中国三大类纺品重启配额限制
港府:美实施纺品配额打击香港转口贸易表现
中国3类纺品 美再设定配额
美对中3类纺品重启配额限制 中方不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