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時節 投資節稅出招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專題報導

5月繳稅季節,納稅人對節稅很渴望,但往往卻忽略或不清楚,其實投資理財既可追求獲利,多半也有節稅功能。

一般民眾比較熟知的,例如每年每人定存、活存、國內債券型基金等配息,可享27萬元免稅,據富邦投信估算,以目前的定存利率計算,每年定存金額超過1300萬元的有錢人,可能就會超過27萬元免稅額,必須配合其他方式來節稅。

以今年30歲的呂先生為例,他喜歡投資國外市場,買了些海外基金,由於境外所得免稅,所以收益均可享有免稅優惠;他也喜歡買些國內股票,而且也賺了點錢,由於國內已停徵證所稅,呂先生股票獲利一樣享受免稅優惠。

50歲的高媽媽跟一般投資人一樣,喜歡購買國內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高媽媽同樣運氣不錯,買低賣高賺了不少,由於這些獲利視為股票交易獲利,也是在免稅的範圍;但高媽媽另外購買了股票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基金經理人買到了績優股,每年固定領取到現金股利,這部分就無法免稅,必須依稅法規定繳稅。另外,如果績優股票是以盈餘配股,也是要課稅的,好處是只以10元面額課稅,享受和高科技員工分紅一樣的課稅優惠。

由於現在國內基金大多取消收益分配,直接將紅利灌入基金淨值內,因此,高媽媽要納稅時,投信公司直接在基金淨值內扣除應繳的稅,雖然高媽媽還是要負擔稅賦,但卻不會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合併計算,也就是說,高媽媽不需擔心因此拉高總收入而被課徵更高稅率的稅賦。

但專家提醒,各種金融商品雖有免稅規定,卻也都有基本的投資費用成本,像國內股票型基金,每次買進要0.5%至1%的手續費,海外基金要1.5%至3%的手續費,投資人應該做好全面的評估,不要省東卻虧西。

ETF/TTT除息8成免稅

記者李錦奇╱專題報導

近年來最當紅的金融商品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應該如何報稅?富邦投信表示,REITS是採利息所得6%分離課稅,也就是配息前,發行者會先預扣6%所得稅,投資人實際領到分紅時都已經扣過稅,因此,不需併入個人綜所稅計算,投資人不必擔心增加所得總額,進而拉高繳稅的稅率等級。

其實台灣第一檔REIT–富邦一號,是在今年才剛推出,沒有繳稅的問題;至於台灣第一檔ETF–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簡稱TTT ),今年將首度發放現金股利,每張約可發放1700元~1860元現金,估計本月中旬除息,明年才報稅。

寶來投信強調,投資人這次免驚,因為TTT現金股利與一般股票不太相同,多了資本利得(追蹤大盤指數上漲而來 ),這部分可享證券所得免稅優惠,寶來投信試算,TTT這次資本利得比重極大,約佔現金股利80%,換言之,大多數股利是不用繳稅的。

寶來投信說,其餘20%來自台灣50檔成分股的現金股利,就必須納稅,但這對投資人來說,尤其是大戶,卻是一大福音,可望提高參與除息意願,但是TTT每次除息不見得都來自資本利得,投資人應多評估。

股票/善用可扣抵稅額

記者李錦奇╱專題報導

參加股票除權除息,如果能夠善用可扣抵稅額,也可發揮節稅的效益!摩根富林明JF亞太高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吳孟紜指出,實施兩稅合一制(綜所稅與營所稅合一 )後,公司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股東可用來扣抵綜所稅,如果參與除權息的公司可扣抵稅率越高,對股東報稅越有利。

舉例來說,陳小姐以22元買進A股票10張,總成本22萬元(不考慮證交稅 ),當A公司董事會決議配發2.5元現金股利,陳小姐如果參與除息,一共可獲得25000元現金股利(10張股票乘1000股乘2.5元 )。

假設陳小姐今年綜合所得稅率30%,A公司股票可扣抵稅額比率37.9%,陳小姐若參與除息,除可獲得25000元股利外,尚可額外取得1975元退稅(7.95%乘25000元 ),總計實領股利達26975元;但是,如果陳小姐個人綜合所得稅率高達40%,參加A股票除息後,反倒要再繳納525元〔25000元股利乘(40%減37.9% )〕,實領股利降至24475元。

因此,吳孟紜提醒,以這個例子來說,如果「可扣抵比率」低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股利反倒縮水,投資人不可不防,投資人在參加除權除息前,就應該仔細評估其中得失,運用得當來節稅,而不要反而替自己加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移民問答(197) 50萬美元投資綠卡的特別程序中的投資公司
人民幣匯率 彰銀預測 升幅不會太大
日本籲成立亞洲債券市場  避免再陷金融危機
2005最熱職種出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