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明國家 野蠻食物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特稿

斃死豬肉包粽子、清潔劑釀梅酒、工業鹽充食用鹽、粉圓摻入防腐劑,這一年來,「黑心」商品新聞充斥各大媒體,民眾驚駭之餘,幾乎「不知所措」,更不禁要問:「到底我們還能吃些什麼﹖」

即使全台民眾為民生大計所困擾,官員面對這個問題,仍然只有一種制式答案,除了宣示將努力查緝,只會建議民眾「張大眼睛看清商品」﹔而這句話,如果說得更白話一點,其實就是「請民眾自求多福﹗」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官員脫口而出要民眾張大眼睛、慎選商品的時候,民眾卻因為苦無充分資訊來源,不知「睜大眼睛該看些什麼﹖」

是看外表美不美觀嗎﹖美觀還不行,因為可能挑到有防腐劑、漂白劑、農藥殘留及人工色素商品﹔那麼上著名的賣場購買老字號商品總行了吧﹖偏偏這次的問題肉粽就是擺在百貨公司販售的名商﹔那麼,「GMP」標章總可以吧﹖很抱歉,沒人知道這次問題澱粉是否流向食品大廠?GMP廠的原料能不能「掛保證」?

某種程度來說,我們相信政府已經設法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身為最後一線把關的檢警機關,拚命取締、力抗黑心商品,希望能讓民眾吃得安心﹔但問題是,抓不勝抓,數以噸計的斃死豬肉源源不斷、不知從何而來,花樣百出的地下黑心商品,不斷翻新,挑戰人民保母們的智慧。

問題癥結在於,檢警在「下游防堵」,只能點對點防守,只要有一個黑心商人突破防守、問題商品照樣流入市面﹔不若化被動為主動,從上游管理,不論上中下游廠商都必須對食材流向清楚登記,每種食材有其來處,有其去處,環環相扣、互相勾稽﹔配合衛生機關不定時抽查,一旦出問題祭出重罰,輔以「食品履歷」、讓食材來源與動向的資訊完全透明,加上最後還有檢警把關,還能及時將損害控制到最低。

如此一來,酷愛美食的台灣人,終有一天能安心滿足口腹之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