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訊】

**IMF:美貿易失衡危及經濟穩定
美國第一季的經常帳赤字,從去年第四季的1千884億美元增加到1千951億美元,第一季的貿易逆差,達到GDP的6.4%,遠高於1990年代初期的1%。國際貨幣基金會主席拉多提出警告,美國應該設法縮減日益擴大的經常帳赤字缺口,否則可能將面臨資金外移、美元匯價大跌,以及利率不斷上升的風險。拉多也指出,中國如果採取更具彈性的匯制,將有助於解決全球的貿易失衡問題。

**中國廉價蜂蜜 損及西國養蜂業
西班牙養蜂業者協會的負責人羅培茲表示,西班牙的蜂蜜業者,可能面臨全部倒閉的局面。他認為目前西班牙的養蜂業沒落,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是環境污染造成蜂群大量減少,導致蜂蜜產量大減50%;其次是中國的廉價蜂蜜大量進口,造成西班牙的蜂蜜不得不降價銷售。最後則是因為乾旱,影響了蜂蜜的產量。養蜂協會因此極力呼籲政府,必須加強管制蜂蜜的進口,並且增加經濟補助。

**電資系統脫售虧損顧問公司
全球第二大的電腦服務供應商電資系統表示,公司計畫出脫旗下虧損連連的科爾尼顧問公司,目前正在尋找具有法人身份的買家。電資系統由於面臨訂單流失,以及最大客戶通用汽車大幅削減採購預算的困境,為了整頓營運,決定先出售資產來充實現金。

**歐美電腦頻遭亞洲黑客侵襲
根據英國政府的調查報告,最近幾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國家,有許多政府單位、金融機構以及企業的電腦系統,多次遭到黑客的侵襲。這些黑客企圖透過散播病毒來盜取機密資訊,包括個人的財務紀錄以及產業的研發成果。經過追蹤發現,這些黑客可能大多數是使用位於中國大陸的電腦,不過由於電腦系統可以遙控,要確實掌握黑客的行蹤並不容易。

**戴姆勒克萊斯勒3年內獲利倍增
德國的金融週刊報導,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希望在2008年之前,將獲利提高1倍,達到稅前獲利47億歐元的目標。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執行長今年初曾經表示,公司的結構和規模,已經符合長期經營的需要,所以沒有再度擴張的需要,未來的目標,將是提升既有事業的獲利能力。

**瑞士最大太陽能工廠揭幕
瑞士最大的太陽能工廠在20日開幕。這座太陽能工廠共有6千片太陽板,可以產生1百萬瓦的電力,足夠供應3百個家庭1年所需要的電力。目前瑞士的電力消費量為550億瓦,其中水力發電佔55%,核能發電佔35%,而全國的太陽能產量接近2千萬瓦,只佔了0.04%。這座太陽能工廠總共花費了6百萬美元,預計在20年內可以損益平衡。

**德投資人信心自半年低點回升
德國6月份的投資人信心指數,從5月創下的半年來低點13.9,回升到19.5。這主要是因為歐元今年累計貶值了10.8%,推動出口的成長,同時減緩了高油價和高失業率的衝擊。在出口增加的帶動下,德國第一季的經濟也成長了2.9%,創下4年來最好的成績。

**全球地產飆漲 恐致整體泡沫化
日本在1990年代初期,因為房地產泡沫破滅,導致經濟萎縮,還讓人記憶深刻。最近幾年,受到房貸利率跌落歷史新低,以及投資客遠離股市,充裕的資金使得全球房地產的買氣更旺。由於擔心未來很可能出現泡沫,一些國家開始抑制房地產投資,例如英國在小幅升息後,購屋熱開始趨緩;澳洲的房地產價格也趨於穩定;不過美國4月份的房價,仍然上漲了15.1%,特別是一些提供初期低利率,或是只還息不還本的融資花招,更是令人擔憂。

**中國經濟將面對產業生產過剩問題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的報導,近年來由於外資在中國大陸大量的投資在石化業、鋼鐵、汽車以及半導體產業,使得這些產業的生產量,已經高過於市場的需求量。根據報導,預估中國未來幾年的乙烯產量,平均將成長22%,而需求量,每年的平均成長只有13%。鋼鐵工業方面,今年大陸的鋼鐵產量,預估將達到3億4千500萬噸,已經超過國內的需求量。汽車工業方面,估計到2007年,產量會增加到1千5百萬輛,將是目前市場規模的兩倍。生產過剩的結果,將引起廠商的削價競爭,並且壓縮到廠商的獲利空間。

**中海油擬收購美Unocal石油公司
根據消息人士的透露,中國第三大石油廠-中海油,可能出價200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第八大石油公司加州聯合石油公司。出價超過了另外一位競爭者,美國雪福龍德士古石油公司所提出的180億美元。不過中海油的收購案,可能必需得到美國主管機構的核准。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二位國會議員以國家安全的理由,致函布什總統,要求審查中海油可能收購加州聯合石油公司一案,並且請求總統,將此案交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

**中國對外資企業展開反避稅行動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今年五月展開針對外資企業的反避稅行動,第一波被鎖定的對象為外資企業,尤其是長期虧損或是長期利潤微薄,但是卻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的企業,除此之外,也將繼續全國聯合追查避稅大戶,以避免跨國公司,將利潤轉移到國外。以蘇州地區為例,當地有1萬家外資企業,自從今年五月,透過反避稅的追查,蘇州的外資企業,總共補繳了1億多元人民幣的稅。

**中國財政及政府效率差 影響評等
中國財政部國際司司長朱光耀,日前批評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低估了對中國的評等,並且要求穆迪,給予中國更高的評等。但是穆迪副總裁拜恩指出,雖然中國經濟的外表表現強勁,但是財政狀況和政府效率相對的比較差,尤其是國有企業實力薄弱,以及銀行潛在的或有債務,使得中國的潛在或有負債可能相當巨大,而且,穆迪已經給予中國,在同等收入水平國家中,最高評級的了。

**東莞電力供應不足 難以為繼
根據香港文匯報,廣東省東莞市目前擁有將近1萬5千家外資企業,不過今年電力供應仍然嚴重不足,根據當地電力部門統計顯示,今年東莞用電缺口超過150萬千瓦,而且從今年一月起實施的企業「開五停二」錯峰用電措施,也開始出現無法負荷的局面。根據東莞電力部門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東莞市供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05%,創下20多年來最低增長幅度,而用電負荷卻持續增長,隨著夏季高溫用電負荷上升,預期電力供應緊張形勢將進一步加劇。

**惠譽下修韓國今年經濟成長率
國際信評公司惠譽公司的分析師表示,韓國未來出口成長和國內需求趨於疲弱,預估經濟成長將會減緩,所以將韓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先前預估的4.5%下修到4%。分析師認為,雖然韓國第一季消費表現亮麗,但是收入的成長是否能持續支撐消費支出,以及家庭負債問題,仍有待觀察。

**日中將在高峰會討論人民幣議題
亞歐財政部長高峰會,本週末將在中國大陸天津市舉行,亞歐財長預料也將商討全球失衡、經濟現狀和開發中國家貧窮等多項議題。日本財務大臣谷垣禎一表示,除了商討日本和中國經濟之外,他可能和中國財政部長討論人民幣固定美元匯率的議題。谷垣認為,中國應採取果斷的行動,讓人民幣彈性化,而且以中國經濟現狀,預期人民幣匯制鬆綁的時間點,已經不遠。

**澳洲葡萄酒產量再創紀錄
澳洲是全球第4大葡萄酒出口國,1年銷售至全球市場的葡萄酒約值21億3千萬美元。根據澳洲葡萄酒公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澳洲今年葡萄酒產量為190萬噸,比去年成長6%,創下歷史新高記錄,其中白葡萄酒銷售成長34%,紅葡萄酒銷售成長0.5%,在全球葡萄酒產量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澳洲外銷仍然成長,表現相對亮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月二十五日全球財經要聞
五月二十六日全球財經要聞
五月二十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五月三十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