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哥:「民粹」之再辨識

阿牛哥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訊】◎「民粹」不是一張惡鬥牌◎

據稱,1994年台大黃光國教授,即曾出書指責「李登輝總統已經把台灣帶向民粹主義歧途」。只是此種所謂「主義」,到近八、九年間,藍營人士才將之視為反李攻扁的指標性的「好武器」。我卻不以為然。故此,年前我便寫了一篇《何謂「民粹」及其「主義」?》(以下簡稱「主義」)的拙作加以辨識。(分別發表於2004年《金山自由論壇》一、二月合刊,及3月12、17日洛杉磯《台灣時報•北加州論壇》),筆者以彙集大半年藍軍玩弄「民粹」牌的各種花樣篇章,指出其只不過是標新立異、故弄玄虛,卻是詞不及義,用以自抬身價,為整人而亂放的空炮而已;實際上,他們從未有人正面論證過「民粹」之為何物,誰才是「民粹主義」的正身?

他們玩「民粹」牌,確實比玩方城麻將牌更為衝昏頭腦。去年大半年來可說達到了頂峰,上至藍軍黨主席、學術大師(如許倬雲者),下至名家、名嘴……,莫不以此為時髦。去年9月29日,台灣《聯合報》系的美國《世界日報》,就在一篇大約只有1500字的社論中,指責當時行政院長游錫堃要以飛彈「回敬」對岸共獨飛彈武嚇之說為「民粹騙局」、「民粹之利」、「民粹戲碼」、「民粹語言」等等之「民粹」吶喊竟達10處之多;卻不敢說一句:對岸共獨瞄準台灣的數百枚飛彈,難道就不是「民粹侵略」和「民粹霸道」麼?反而被對岸的章念馳一下搶了過去作共鳴說,「台灣的民粹政治對中國大陸和平掘起的壓力越來越大」;真好像,反台灣的「民粹政治」,便成了他們的共同任務。

當然,玩得最熱的,還是要算由勞思光領銜,再加上36位「菁英」,以「遏止民粹極權狂潮」為己任的「民主行動聯盟」(簡稱「民盟」)的一群了。其中,由「民盟」支持出版,而作者化名為「黃智賢」(女)的一本《戰慄的未來--解構台灣的新獨裁》的書,尤其嘆為觀止。實際上,這並不能稱之為「書」,只不過是集反「民粹」符咒大成,以一、二、三呼號的文宣傳單罷了。於是,便在許倬雲「大師」以序言定性台灣「有以民粹主義發展為獨裁趨向」的指引下,不厭其煩地千篇一律、千部一腔,連篇累牘的詛咒台灣是「民粹法西斯社會」,「納粹有『衝鋒隊』」打手,民進黨也有赫赫有名的『衝組』」;「民進黨的民粹法西斯傾向,以不斷挑釁的動作,刺激中國內部回應以激烈的民族主義,因而引發台海戰爭」;又說甚麼,李登輝時代「以民粹帶動開放。他支持的民粹,族群分化,福佬人主義,社運、學運用來鬥爭『非主流』外省人」;所以,李、陳是「兩位福佬總統」,是「日本政府和台灣福佬人合作統治台灣」,因而「泛綠所稱的『本土化』,一言以蔽之就是『福佬化』和『綠化』」;故此,「兩岸兩國,也是民粹主義操作成」……。於是,不需要任何理論辯析,只有潑婦罵街:「福佬沙文思維」,「台獨福佬教條」,再加上甚麼「台獨、福佬主義和法西斯是三合一的三位一體教義」,也就是她稱之為「操作民粹(的)福佬人主義」……。故此,她宣稱,「在我的願景裡,沒有『本土化』這三個字」,只有她在書中一而再呼喊的「中國為台灣的祖國」,因此她宣稱「台灣人非常清楚,中國是祖國」,所以要「體諒祖國,要對祖國高度期待」……。

如此這般,能算那門「解構」學啊?毋寧說,這才真正是百分之百的瘋狂煽動「族群仇視」學!並且更以族群仇視作為虛構,而無端指罵舉世公認的台灣民主體制為「台灣的新獨裁」;卻面對著眼前真正萬惡的中國共獨,不僅不敢予以「解構」,反而要台灣人跪拜認同中國大陸為它統治下的「祖國」,還得予以「體諒」和「高度期待」,這是何等的卑賤!面對如此一本充滿族群仇視和煽動省籍仇恨對立的特意印製品,實應根據扁宋會聯合聲明第9條,與羅大佑惡毒人身攻擊的歌詞,一併「依憲法民主平等之精神,任何對族群具歧視或攻擊之語言及行為,均應受法律制裁」和正義輿論之譴責。

◎釐清「民粹」之借古諷今◎

由此可知,如果政黨和政客們,刻意將「民粹」作為整治政敵的惡鬥牌,將會墮落到何等不堪的程度。這就如當年毛澤東胡亂以甚麼識別「香花」和「毒草」6項標準來整治「右派份子」一樣,終究要成為千古笑話。我在「主義」一文中便指出,「『民粹』云云,究其實,只不過是特定歷史過程中產生於特定時代的黨派稱號……。以古喻今,便應該認真考慮其貼切性和確定性」,而不能胡扯一通。要想以甚麼「民粹」及其「主義」等等,自以為學到了共獨整人的本領,那就必然「畫虎不成反類狗」。

實話說,中國80年出版的《辭海》,不將「民粹」專列單一詞條,而只以「民粹派」詞條闡釋民粹派在舊俄時代產生的歷史背景,並以其形成的思潮作為「民粹主義」的界定,雖未必完全確當,但總比現在台灣黨棍和三教九流學者們所濫用的聰明得多了。因為,它到底明確指出了,不管是19世紀前期誕生的「民粹派」,還是後期出現的「自由民粹派」,其實都是無視於社會歷史發展在資本主義大潮中,已形成了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觀,他們卻死守自己的所謂「社會主義」空中樓閣,更轉而「與沙皇制度妥協」,成為了回歸傳統價值觀的真正民粹主義者。所以,「民粹」與「國粹」,實際上正是借古喻今至為相近的同義詞。大家知道,中國清末便有過一份頗有名氣的《國粹學報》,以刊發明末遺民撰著,宣傳反清復明,以及繼承傳統為主旨。故此,「民粹」也者,不管是古為今用,還是借古諷今,指的都是堅持傳統的世襲價值,而與現代普世價值觀念相悖的理念思維。

以此審視和辨識,就不難釐清:到底新生的台灣民主現政權,及其逐步深化的民主政體是民粹主義;還是那些日思夜想復辟黨國傳統威權世襲統治的孤臣孽子們,賊喊捉賊,才真正是不折不扣的腐朽的民粹主義者了?對此,(台灣)東森電視台,在前「台灣高峰會」電視專題節目中,包括金恒煒等多位評論家,都曾發出過澄清「民粹」亂槍的聲音了。有人便指出,宋楚瑜說,陳水扁搞大民粹,而國民黨也搞小民粹;小民粹者,就是血緣要正統,DNA更要純正云云。於是,有人立予反擊說,「老宋才是『超級民粹』」,因為他把小蔣捧成神,就是真正的「民粹」;而他,還要給國民黨正名,更是多麼的「民粹」!

◎民粹性與普世性相融◎

的確到了辨明「民粹」本質的時候了。

我以為,流亡美國的中國大陸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再復寫的《普世性與民粹性的互補--序王斑的〈歷史與記憶〉》一文(發表於去年8月2日《世界日報•世界副刊》),便是很有明辨價值的文章。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的思想家們有取向不同的『兩條路線』:一條傾向於世界性、普世性,嚴復、梁啟超、陳獨秀、胡適等屬於這一線;另一條傾向於民粹性、本土(指中國故土而言--筆者釋)傳統性,章太炎、梁漱溟、李大釗、毛澤東屬於這一線。……當下國內所謂自由派與民粹派的論爭,也可視為這種分野的繼續」。作者坦承,他與李歐梵屬於世界性的自由派,而他為其寫序的王斑,儘管是李賞識的「得意門生」,則是屬於固守故土傳統性的民粹派。

特別可貴的是,作者十分客觀地指出:儘管「全球化」的普世性,是「怎麼擋也擋不住」的歷史潮流,也是必須「跟上人類科學步伐的理性眼光」;但他也很明白,「它所付出的倫理代價和其他精神代價真讓人難以忍受。然而,歷史正是這樣充滿悲劇性的前行,它的大足跡下總是帶著血痕與汙穢,我們能夠做的只是盡量減少前行中的犧牲和痛苦」。所以,劉認為,王斑的故國情懷,「是一副清醒劑」,是世界需要的「精神平衡與道德記憶」。因此,他也就提出了「普世性與民粹性的互補話題」。

明辨至此,我想,結合台灣至今仍在掄起「反民粹」的亂槍盲箭,即可得出兩點可作澄清的結論:

一,誰是當前台灣的「民粹派」?當然絕對不是以追求普世價值為基本理念的民進黨政府及其支持者;而名副其實的民粹主義者,倒是充滿故土情懷,甚至不惜亦步亦趨追隨中國共獨後塵,力求得以復辟傳統威權王朝為己任的遺老遺少們莫屬了。譬如,最近連戰到新加坡演講,又再次以「反民粹」作惡鬥牌暗批阿扁;但他則表明,「不但反對台灣獨立,反對一國兩制,也反對一邊一國」;那麼,這不就明擺要的正是以恢復國民黨一黨威權作純民粹主義「大中華一統」的美夢麼?因此,以「民粹」作政黨惡鬥的萬靈丹,就真是藥石亂投,反而使人更看透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純民粹主義的腐朽本質。

二,普世價值與民粹價值,確實是人生價值觀在政治文化中的兩個對立面;而民主與專政、自由與守舊,便是當代人類進步發展史中,兩個對立面鬥爭的常態。只不過,中華民族從三皇五帝直至民國和共獨統治,這種鬥爭已是愈演愈烈了,以致台灣竟發生了民粹派以「反民粹」的藥石亂投的怪事。但從此我們也應理解,民主國家的政治文化包容性是很大的:儘管兩種價值觀的對立鬥爭是必然而不可避免,但通過包容的常規爭辯與鬥爭,卻可達到互補、相融,而使人們共享到更高素質和更為豐富的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譬如,對於共獨繼承三皇五帝專制傳統的「中國化」,理所當然的必須徹底「去掉」;但已經適應和融入了台灣民主生活中的傳統中國文化的精華,則應正視其「互補性」和「豐富性」,不僅不應「去掉」,還應繼續吸收與擷取。這便是自由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平衡與道德記憶」。因此,所謂「去中國化」,對台灣民主政治而言,其實就是要徹底去掉中國共獨最惡質的民粹主義的「中國化」的毒素。

讓人高興的是,中國共獨的「反分裂法」,居然驚醒了許多傳統觀念較強,因而對台灣民主轉型抱有成見的台灣人,如藝文界名人朱天心、侯孝賢等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幾位。他們在《追求自由 珍惜共識》(見3月27日《世界日報•金山論壇》)一文中,雖然並未觸及「民粹」問題,但他們已經清醒認識到,「民主的基本原則,也就是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尤其認識到,台灣追求獨立,「一方面這是台灣歷史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民主化的結果」。這表明,他們對於台灣的民主轉型,「其實早就存在」了共識。因而,他們從反對共獨併台的「反分裂法」中更體認到了,「過去我們都太過強調彼此的差異,而忽略或沒有認知彼此所具有的共同性」--這就是對台灣獨立自主的珍視。所以,追求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性,與力圖固守傳統民粹價值性之間,並非只有殊死的鬥爭,實在仍存互補、相融的空間。因此,這群有識之士,提出「追求自由」,以達到「珍惜共識」,真是難得的真知灼見。
--寫於2005年4月18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阿牛哥:喪權辱黨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