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反對大學學費高漲 台民間團體向教育部抗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日電)今天是大學入學指定考試第二天,十一萬多名考生同赴考場揮汗應試,反高學費聯盟特別選在今天前往台灣教育部抗議節節高漲的高教學雜費,他們呼籲教育部不要調漲學雜費,以免學生「考得上,讀不起」;教育部回應表示,大學學雜費是在嚴格把關下合理微調。




反高學費行動聯盟上午動員近百人,前往教育部抗議,他們喊出「杜爺爺,您別再漲學費了」、「反對高學費,反對教育商品化」等口號,並演出行動劇表達訴求,希望教育部承諾九十四學年度學雜費不調漲,以免學生與家長的經濟負擔越來越沈重。

他們指出,反對高學費問題並非是社會貧窮,而是反應政府偏袒財團造成賦稅不公、教育商品化以及社會結構等問題,反高學費運動不只是關注學費調漲與否,也同時關心教育經費來源結構。 聯盟表示,學校不能只是將短缺的教育經費轉嫁到學生身上,讓學生負擔越來越沈重的學雜費,政府唯有解決經費來源,才能真正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困境。

教育部回應指出,今年各大專校院中,只有二十二所一般大學、三十所技職校院計畫調漲學費,漲幅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之間,學雜費微幅調漲是反應教育成本。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陳德華說,教育部從來就不主張收取高額學雜費,以及教育商品化,今年部分大學是在教育部嚴格把關下,秉持回饋學生的基本原則,合理微調學雜費,校方也將公開財務資訊,讓學生知道調漲學費的理由,以及學雜費的用途。

陳德華說,為照顧經濟弱勢學生,教育部也將於九十四學年度起開辦二大助學新措施,除了給予低收入戶家庭子女學費補助,並放寬就學貸款寬限償還期限制,有需要的學生可以多加利用。

陳德華表示,過去歐洲各大學採不收費政策,是因為國民平均賦稅占收入比例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但近年來英國已逐年調漲大學學費,德國也考慮跟進收取大學學雜費,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相較,台灣的大學學雜費非屬高額收費,平均收費額較低,學費佔國民負擔賦稅比例也遠低於美、日等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