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評胡訪俄

標籤:

【大紀元7月5日訊】

連接收聽

胡訪俄 官方高調 俄輿論旁敲側擊

(希望之聲記者宋洋 陳東報導)7 月3日,中共領導人胡錦濤結束了自6月30日起開始的對俄羅斯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根据俄羅斯外交部网站消息,胡錦濤与普京此次除了簽署《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聯合聲明之外,雙方代表團還簽署了包括《中俄兩國關于原蘇聯和俄羅斯聯邦所欠中國的債務最終調解的協議》;俄羅斯《聯合能源》公司与中國國家電网公司長期合作等十多個協議。胡錦濤此次訪問俄羅斯,被中國官方媒體稱之為“歷史性的訪問”,不過,俄羅斯媒體卻對此不以為然。

据報導,在6月29日,也就是胡錦濤到訪莫斯科的前一天,俄羅斯最高法院對于已經審理了近5年的,俄羅斯熱物理科學家達尼洛夫中國間諜案件作出判決:俄羅斯科學家向中國方面出賣國家机密情報所犯叛國罪成立,判處其14年監禁。由于中國間諜案件判決日期十分敏感,引起各方關注。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一頻道,在胡錦濤訪問俄羅斯的開始,新聞聯播節目中向全國報導了有關中國人在俄羅斯遠東成為地主,被當地俄羅斯人反感的報導。新聞報導說:俄遠東伏爾加格勒州的几乎所有蔬菜供應已經由在當地种植蔬菜的中國人壟斷。當地俄羅斯人卻表示:這些中國人雇用俄羅斯人,不但生產技術決不透露,而且干活不給節假日,甚至不容許抽煙休息。新聞報導最后以一位女士的感慨結束:“這是我們俄羅斯的土地,我卻被這些中國人雇用干活,這一點實在令我難以接受。”

此外,俄媒體還公布了俄羅斯內務部遠東地區管理局主任葉夫格尼.維爾霍圖洛夫所提供的數据,今年前5個月內共有19.68万外國人進出遠東地區,其中一半是中國公民。在前5個月內,俄遠東驅逐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員達到1387人。

有關此次胡錦濤對俄訪問的目的,外界分析說是在加強中俄兩國之間的經貿聯系,确保中國可以得到更多石油供應。据BBC報道,目前,中國是俄羅斯軍火的主要購買國,評論說,中國希望可以得到俄羅斯同意供應石油和天然气,以解決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帶來的巨大能源需求。

不過,對于這一需求,俄羅斯卻不持樂觀態度。俄羅斯媒體開誠布公的表示:中國人要石油來了。据悉,俄羅斯NTV電視台,在報導雙方代表團見面時說:“中國客人在俄能源部長前面明顯的停留了相當長的時間,顯而易見,中國人的腦子里面當時一定已經浮現出了俄羅斯遠東至中國方向石油管道的三維立體圖像……”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輿論的旁敲側擊顯示出,無論雙方表面上如何高調表態友好,“中國威脅論”在俄羅斯仍然根深蒂固。拋棄意識形態,以務實外交為主線的普京,雖然不會推開任何可被利用的政治力量,但作為“空手道”高手,他也不會讓俄羅斯利益受到任何損害。

從此次胡錦濤開始訪俄的第一天,普京只派出兩位外交部官員陪同胡錦濤在机場紅地毯上檢閱俄儀仗隊,而未親自前往迎接這一件小事中,就可看出,普京与胡錦濤之間的關系同普京与布什、布萊爾之間的關系相比,畢竟缺少了些什么。

一名中國間諜在比利時尋求庇護

根据英國7月3日出版的《星期日電訊報》報道,一名中國特工向比利時投誠后表示,中國已經在全歐洲建立企業間諜网。同時中國的情報机构也將資源与注意力從傳統的冷戰間諜活動移轉至新型態的爾虞我詐,目標是竊取全球性的商業影響力。

据報導,這名中國特工在歐洲大學与企業工作已逾十年,也是魯汶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的重要人物之一。報導說,魯汶聯誼會也是協調歐洲范圍內工作間諜活動的掩護單位。

報導中還引用一名布魯塞爾情報分析專家莫尼克的話說,中國在北歐的情報活動規模龐大,涉及通訊、航空、國防、化工、重工業等領域。報導舉例說,法國通訊公司阿爾卡特就是其中之一。阿爾卡特承建歐洲的伽利略衛星通訊系統。

針對歐洲為什么會請中國加盟伽利略項目,文章引用西方情報官員的話認為,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中國情報工作非常成功,把北京置于門外几乎沒有什么意義。 另外,這名情報机构發言人還表示中國的間諜活動已經构成一個重大的挑戰,几乎和從前蘇聯特工一樣。

据悉,隨著北京當局放寬對居民的去歐洲旅游的限制,英國与歐洲各國紛紛放寬對中國游客的限制,入境歐洲的中國人數正逐步增加。 不久前在澳大利亞外逃的兩名中國官員陳用林和郝鳳軍曾經說,中國當局在西方安插了龐大的間諜网。

上海持續高溫 數百人送醫院

最后,讓我們關注一條有關熱浪持續席卷中國都市的短訓。据BBC報道,熱浪气候持續席卷中國城市上海,星期日(7月3日)上海气溫高達39攝氏度。已有數百人到醫院接受治療。

有報道說,接受治療的主要是老人中暑和呼吸困難,上海各醫院救護車出勤次數平均一天600次。另外,已持續了一周高溫的熱浪使得上海電力吃緊,上海當局呼吁人們不要將室內空調溫度調得過低。上海气象局說,熱浪至少持續到星期三,才會出現變化,到時候可能有暴雨來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媒體質疑中共加強管控外國記者 
組圖:澳紀念六四集會上的演講嘉賓
西方媒體 六四難屬公開信 貧富差距的隱患
西方媒體關注叛逃外交官陳用林和程翔被捕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