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朝野對統獨認知沒有清晰定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十三日電)二00五年青年國是會議北區會議,十二日至十四日在中國文化大學舉行,在民主政治與兩岸發展議題上,與會學者認為,台灣朝野政黨對統一與獨立沒有清晰定義,許多陳述也不符國際法原則,兩岸政府對統獨各自表述,並不清楚對方的統獨定義。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青年國是會議北區會議,共有三百二十名青年公民,在三天會議中,透過審議模式,就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社會公義與國家發展以及媒體與文化三大主題,展開公民對話討論。

嫻熟兩岸議題的台灣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國城,應邀在青年國是北區會議,為青年公民深入分析民主政治與兩岸發展現況。他指出,根據國際法定義,獨立是「明顯宣示分離」,例如某些殖民地脫離殖民母國而獨立,不再附屬其他國家,因此獨立是建立國家、自我統治與自我代表,並且永遠與殖民母國分離。

張國城說,台灣正處於不完全獨立的狀態,台灣朝野政黨陣營對統一與獨立兩個名詞,沒有清晰明確的定義,陳述也不符合國際法以及政治學原則。

也就是,現今大家認知的統一與獨立其實都不適用於台灣現實環境,儘管統獨問題一直是台灣社會的熱門議題,大家並未深入瞭解統獨定義,中國大陸與台灣政府,也搞不清楚對方的統獨定義。

他舉例說,民進黨政府認為台灣已經達成自我統治與自我代表,因此是屬於獨立狀態,對宣示分離方面,不予處理;中國政府則認為,要有明顯宣示分離的意願,和永遠分離意願表達,才符合獨立要件,因此雙方政府在統獨認知上有高度落差。

張國城進一步論述國號正當性表示,改國號對獨立國家而言是平常的事情,對台灣而言,如果沒有正式變更中華民國體制,正名只類似一個人使用筆名投稿,如果要達成「台灣獨立」,必須先脫離中華民國體制,再進而決定訂國號為台灣,或者透過全民公投,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再將國號正名為台灣。

他說明,主權分立、殖民母國逐漸分割是世界潮流,但殖民地脫離母國獨立,和經濟發展前景無關,因此民主與富強不是統一的前提,也沒有任何富強國家,可以影響落後國家的獨立與否。

張國城分析說,中國大陸是現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廠,也是重要的新興市場,兩岸面對的挑戰,是如何統合兩岸經濟,並思考該以何種觀點與態度,刺激交流與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