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女聲」成中國社會熱門話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5年8月29日香港報導)中國湖南衛星電視一個全國觀眾直接選舉的「超級女聲」節目吸引了億萬電視觀眾收看,造成很大轟動。有人說「好得很」,但也有人批評「糟得很」。分析人士說,無論如何,這種文化社會現象非常值得研究。

湖南衛視推出的由全國電視觀眾普選的「超級女聲」大賽落幕,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獲得前3名。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撰文說,「超女」是今年夏天中國最熱門的話題。

何亮亮說,所謂超級女聲,就是大眾歌星選拔賽,其主角不是主持人,不是明星,不是社會成功人士,而是普通民眾。最初報名階段被稱為「海選」,任何女性,不分地域、戶籍、種族、年齡、學歷、財富多寡,社會地位高下,均可報名參加。然後,依照規則進入一場場淘汰賽。

*全民當裁判*

全中國分5個賽區,層層選拔,最後進入決賽。「超女」的裁判是全民,結果和名次由觀眾用手機短信投票決定。

密切關注湖南衛視節目的時事評論員劉曉波說,這個節目創造了一系列大陸娛樂節目的天文數字:全國報名參賽人數達15萬;比賽期間,每週有 2千萬觀眾密切關注。到比賽結束,有4、5億人次收看,穩居全國同時段所有節目第1名。

*青年人追求*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說,超女為何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社會現象?這個節目的口號「想唱就唱」、「想說就說」、「海選」的報名方式和全民參與投票、中國內地民眾對大眾文化的渴求、青年人對自我的追求、媒體的市場化、策劃者對民意的瞭解和捕捉,結果形成了這種令人驚異的「超女」現象。

何亮亮說:「在中國這樣一個一元化社會裡,在媒體全是由官方控制的一元化裡,成出現一個由幾億觀眾追著看的節目,能夠吸引上千萬的所謂fans,用電話手機來投票,『超女』這個節目超過了官方電視台的收視率。在城市裡成為一個大眾最廣泛最引入注目的話題,引起人們廣泛爭論,也給人們帶來了快樂。這個現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是第一次。」

*表現機會均等*

北京文化歷史學者陳曉雅表示,這種「超女」現象,說明了一個問題。陳曉雅說:「在專制社會,明星都是政治人物,而且就幾個人。在民主社會,有各種明星。有很多人,她不美,上帝賦予她先天條件不行,但通過自身努力,還有其它條件,使得每個人都能表現自我,提供一種機會。」

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網站央視論壇發出不同聲音。署名「大地微微特約評論員齊志平」在該論壇發表文章說:「這場鼓吹全民娛樂的活動,其突出的特點就在於『超級女聲』的確定,是由電視觀眾通過手機短信形式直接選舉。這一貌似『民主』的舉動,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鼓吹為『民主啟蒙』,甚至有人歡呼『中國的媒體第一次把黨和政府晾在一邊』」。

*劉曉波:不能上綱上線*

北京網絡評論員劉曉波說,這種評論太過份了。他說:「這本身就是一種商業化娛樂活動。有人從階級鬥爭觀點出發,把它上綱上線到可能顛覆國家政權,意識形態領域爭奪下一代,爭奪接班人的鬥爭的高度。」

劉曉波說,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手法,把一些正常的,來自民間的自發爭論上綱上線,把它政治化之後,靠這個來打壓他人。這在中國是有傳統的。

*官方態度:不理睬*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說,齊志平的觀點,還不能代表官方觀點,官方態度是不理睬。何亮亮說,中國媒體,人民日報對此不報導也不評論,中國官方並沒有採取打壓態度,可以說它是不喜歡。

何亮亮說,這種觀點,代表了一些中國思想比較左翼人士的觀點。他們看不慣這種現象,有危機感。他們認為,如對此現象不加以制止,可能會對中國帶來深刻影響。事實上,中國很多人認為,「超女」之後,中國都不一樣了。何亮亮說,一個大眾「選秀」節目能對中國觀眾造成如此深刻的影響,這本身就值得注意。

*民意不滿媒體壟斷*

劉曉波說,這種「超女」的社會意義在於,它表達了民眾對壟斷的央視還有背後的媒體壟斷體制的強烈不滿。還有就是中國民間的參與公共事務的飢渴,已經到了非常強烈的程度。

劉曉波說,眾多專家學者對於「超女」啟蒙意識的正面詮釋,也說明了這種蘊涵在民間的飢渴,可以藉助於任何他們認為是適合的符號來表達出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超級女聲”歌唱比賽風靡中國
中國超級女聲 短訊投票引民主遐想
《超級女聲》明年怎么辦? “超級男聲”將登場
明年“超女”8888万元起冠名? 天娛要外包超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