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业者以车胎炼油 专家担忧品质差

标签:

【大纪元8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于国香港九日电)国际原油价格超过每桶六十美元,香港一家股票上市业者宣布研发成功一项循环再造技术,声称能将使用过的旧车胎及发泡胶转化成汽油、柴油及天然气。不过,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

高宝绿色主席刘劲玮向传媒展示新发明的机器。他指出,经六年研发耗费逾2亿港元,机器已在大陆取得专利。

公司计划在元朗工业区买地兴建“炼油厂”,明年底起运作,预计一年可生产3万吨油产品。

不过,学者表示,外国也有利用废车胎成功炼油的例子,但生产的油却属次级,且由于含硫量过高,不适合车辆使用,实际效能成疑。

刘劲玮声称,1公吨车胎可产油550公斤,1公吨发泡胶产油量更达900公斤。

不过,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副教授张镇顺分析,外国有研究指出,每1万吨的车胎,平均可生产5000 吨包括油及气体在内的燃烧物体,不过,当中的油却多属次级,含硫量过高。

他提醒,若产油后车胎渣滓未获妥善处理,会大量释放废气,造成环保问题。



相关新闻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人民币遭遇多重贬值压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敌价格战 日本车企5月在华销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