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坤:获第二届“受难者家人奖”答谢辞

——致美国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

路坤

人气 19
标签: ,

【大纪元9月11日讯】此时,如果子立能知道,他一定会非常高兴,他消瘦的脸上一定有感动的泪水。当然,知道这个奖给我时,泪水也流满了我的脸,我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不知是由于得到了安慰、理解、同情、支持,还是因为多年来忍受的委屈、劳累、奔波,或者因为不安的精神得到了支点,我自己无法表述。但最主要的是,我内心充满了感激。

“如果子立能知道,他一定会非常高兴,他消瘦的脸上一定有感动的泪水。”

  美国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这个荣誉,不仅对我,我想对整个政治受难者群体的家属,都是一个安慰。她们在孤独和艰难中更需要关心、同情、理解和支持。

  我也熟悉其他几位受难者家属(妻子),她们都很艰难。丈夫遭到迫害,一切后果与重担也都即刻落在了妻子们的身上。虽然我们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一切都早已没有商量的余地。不管是高大还是矮小,是强壮还是柔弱,我们都得承担起全部重担。丈夫坐牢了,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难以抉择。首先,要为关在牢里的丈夫奔波;同时,还要面对生存的压力,面对单位,面对媒体,面对街坊邻居,面对婆家、面对娘家,有孩子的还要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当孩子问“爸爸是好人还是坏人呀,为什么把他关在监狱里呢?”我们都能想像:对还不懂事的孩子,怎么可能解释得清楚?在无数被煎熬的日日夜夜里,我们不再顾及自己,只想着如何能帮助自己狱中的亲人早日洗尽不白之冤,只想到自己尚有自由,可以到处奔跑;有嘴巴,要到处诉说。但到底有多少成效,我们早已不去思考,只知道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从没有厌烦过,盼望着丈夫走出铁牢的那一天那一刻。

  我特别要一提的是:在丈夫遭受迫害坐牢的所有日子里,妻子们也同在狱中。那是心牢。事实上妻子陪在他的左右不曾离开过,我们和丈夫只隔着一堵高墙。一次次面对法庭,一次次与警察交锋,一次次探监,一次次看到亲人痛苦的表情……

  早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我常常感到惊奇,不知自己哪里来的勇气与力量来面对国家这样一个庞大的机器。作为子立的妻子,我最初脑袋发懵,后来脑袋发晕(成粥),四年半后的今天,我却格外地清醒,是非出奇地明晰。我明白,是苦难造就了我的今天。我知道了迫害与良善,知道了公义与邪恶,知道了作为人、作为妻子应有的美德与责任。虽然痛苦不堪,但我从中感受到一份真爱,在心中暖暖流淌——那是我对子立的深深的爱,这份爱一直伴我走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也懂得了人性应有的高贵。

  我是基督徒,我更感恩于上帝。天父在引导我,是他扶着我走到了今天,我一直有指路的明灯。

  当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决定把奖颁给我,宋永毅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时,他说他也是从北京大红门(国家安全局看守中心)走出来的,并且他妻子也被关了三个多月。我听后既感到气愤,又觉得亲切,因为子立在那里关了三年多,我到那里往返过近三十次。因为共同的信念,我们承受着同样的痛苦。再次感谢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朋友们这份无价的安慰。你们颁给我的这个奖,不仅仅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所有受难者家属的安慰,更是对牢中丈夫们的支持与安慰。做为受难者家属中的一员,我们也需要社会上更多的支持,使我们有疲惫不堪时,有双温暖的手扶我们一把,当我们发出声音时,有声音附合,当我们要倒下时有因为有了像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朋友们的安慰而重新站起来,这许多年来,帮助过我们的决不只是二十一世纪基金会的朋友们,我们得到了许许多多热心的、正直的朋友们的关怀,还有律师的帮助,大家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多的力量。今后我们还要坚持下去,无论多困难。

  最后让我代表子立和我自己一起说一声:谢谢!

路 坤 2005年9月8日

转自《议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路坤: 我在北京市安全局拘留所的经历
杨子立文选:民主和法治没有先后之别
杨子立获颁中国青年人权奖
北京申办奥运会与杨子立等政治案的拖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