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宣誓偵辦國土保育案件 將收當頭棒喝之效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5日報導】台灣國土保育犯罪偵辦系列專題之一(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二十五日電)河川盜採砂石及官商勾結問題,嚴重危害台灣國土保育,台灣法務部日前成立「查緝破壞國土小組」擴大追查。如排除法律觀點,台灣這座美麗小島,要靠這塊土地上世世代代子孫共同經營,土地一旦遭破壞、汙染,也恐難復原,因此執法者主動宣誓查緝決心,將對犯罪者收當頭棒喝之效。

台灣刑事警察局分析,台灣地勢陡峭,雨量充沛,河川湍急,砂石蘊藏量豐富,加以品質佳採運方便,使得河川砂石成為工程骨材大宗。不過西部河川砂石長期過度開採,導致橋墩被侵蝕,危及橋樑安全,西部海岸更遭嚴重侵蝕,造成海岸線後退。

雖然台灣經濟部等相關單位大力取締盜濫採砂石,公告行水區禁止採砂,以及透過發包疏濬及聯管疏濬等方式管制開採量,降低河川砂石開採量;另並推動「東砂西運」,開放進口砂石因應,但受限於東砂西運成本較高,遲未能發揮效益,使砂石盜採問題日趨嚴重。

根據南部地方警市警局聯手蒐證,由於有暴利可圖,盜採砂石集團不僅盜採國有河砂,更公然在堤防設砂石場專責洗砂,造成河床快速下降,鄰近河床流失,行水區深槽化,橋基跌水深刷。一旦豪雨溪水暴漲,河床上遭盜採砂石後遺留一個個坑洞形成大水塘。

從空中鳥瞰改變地形地貌,每逢下雨更形成一個個大小不等的湖泊,形成「千島湖」地理景觀;尤其採砂集團挖完了砂,又回填有毒或醫療廢棄物,更造成禍延子孫的土地重金屬或化學汙染。

對由來以久砂石盜採以及問題背後的「盤根錯結」,台灣刑事局偵查科分析,這類破壞國土經濟犯罪,環保流氓早與砂石業者、不肖地方民代早形成「共犯結構」。

盜採集團除動輒暴力恐嚇威脅河川巡守人員,或施以銀彈攻勢;竟也聘法律顧問維護不法利益,或「惡人先告狀」檢舉河川局官員涉貪瀆不法,導致辦理各地溪流河川疏濬人員動輒得咎,工程進度受阻,影響河防安全。

對於土地遭違法開發將主動出擊,警政署認為目前已將盜採國土案件列為重點掃蕩工作,比照重大刑案偵辦,包括刑事局指示中部、南部犯罪打擊中心,以及各縣市警局偵查隊會同縣市政府水利、建設、地政等機關組成專案小組擴大追查,才能有效遏止犯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