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報恩

曾穎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和許多來報社求助的貧困學生一樣,高小林面對記者眼圈一下子就紅了。他那拄著拐杖的父親很憂鬱地站在他身後,一臉愁雲慘霧,仿佛他手中拿著的不是兒子的高考錄取通知書,而是病危通知書。

  這樣的場面,每年暑假在報社都不罕見,這就有點像冬天有雪花夏天有雷雨一樣,成爲一種時令特徵。報社針對此現象,專門組織了一次資助貧困生的活動,將貧困大學生的貧困狀況及其在貧困中不失志向的事迹做一番報道,配上貧困大學生滿含熱淚的眼部特寫照,加上“我要讀書”之類的標題,然後靜等被報道感動了讀者和需要宣傳形象的企業來捐款助學。一系列報道下來,往往也能讓一大批貧困生籌夠學費,歡天喜地地走上另一條人生之路。

  高小林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來的。確實,從他帶來的包括村上的證明、錄取通知書以及他身後站著的殘疾父親都能說明,他是一個急需幫助的特困生,而且成績優異。

  報道發出去之後,很快有人來捐助了。捐款的是本地一家食品企業的董事長,本市著名的殘疾人自強模範,綽號人稱泡菜王的王明富,他生産的泡菜不僅在本市是搶手貨,而且遠銷日本韓國,特別在韓國那個泡菜老窩,楞是憑著質量和口感活生生打出了一片市場。

  記者們照例要採訪泡菜王。而且,提問照例圍繞企業形象之類的老問題。泡菜王說,他之所以要贊助這個大學生,不是要炒作什麽企業形象。而是因爲大學生是東順鄉的人,這個地名勾起他心中沈寂了多年的往事。他說,十幾年前,他在高考前發生車禍,落下殘疾,高考又落榜,身心俱受到毀毀滅性打擊。他痛苦絕望地在雨中掙扎,想到東順水庫去結果自己的性命。

  在半路,他被一個瘸子救回了家,幫他烘乾了衣服,然後煮飯給他吃。瘸子和他兒子擠住在一間破得漏得下南瓜的房子裏,破衣爛衫的,吃的是糙米飯,下飯的是泡菜。但那泡菜既香甜又酥脆,口感極好,特別是泡海椒,讓他出了一身大汗,渾身上下都感覺舒坦。他問瘸子,怎麽泡出這麽特別的泡菜了,他從來沒吃過。

  瘸子告訴他,這是他家傳的手藝,訣竅就是白醋加花椒起的酸水,比別家用酒和冰糖起鹽水,口感好了許多。

  瘸子看他有興趣,就將做泡菜的竅門和注意事項原原本本地告訴他。

  聽完瘸子講之後,他眼前好像突然就亮開了一條路。從瘸子家出來,自殺的念頭一掃而光,腦子裏只有白醋炒鹽和花椒泡出來的泡菜。他在城裏呆了幾年,知道城裏人吃油膩吃得多,稀罕那玩意……

  從那一天算起,十年之後,他成了“泡菜王”,但他一直忘不了那個在風雨中救過他幫過他的人。他也想過要去找他們,但總是有太多的事要辦,就一直耽擱著,而另有一個原因,就是總覺得自己當年偷學泡菜的訣竅,有點不磊落。今天,看到報紙上東順鄉的貧困學生,又讓他想起這件事,他覺得應該給那孩子捐點錢,好讓自己的心裏好受。

  第二天,錢和報紙送到高小林的手中,他的父親很高興,恨不得馬上給記者下跪,並山呼萬歲了。而高小林看了報紙之後,沈思了很久,他對父親說,你還記得嗎,那年有個年輕的瘸子被你救回家。

  父親仔細回憶,依稀有點印象。

  就是那個瘸子給我捐的款。

  這人不錯,還沒忘記報恩。我早說過,要多做好事,好人有好報!

  可他是做泡菜起家的!

  乖乖,那東西還能掙大錢。唉,我的泡菜也做的挺好!

  可他用的就就是你的法子!

  老瘸子像被誰拍了一下,一下子就沒有言語了。沈吟了半晌,又很認真地對兒子說:你確定?他真是十年前到我們家裏來過的那個人?

  兒子想說什麽,沒說。只拍手中那四千塊一拍,怪怪地笑了一聲。

──轉自《天涯雜談》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尷尬的父親寫給早戀女兒的信
三十一世紀的人們怎麽看高考?
針眼看高考--癩蛤蟆有沒有聽覺
針眼看高考--都想啃“高考”坨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