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杜正勝:教育以人為主體 反對任何形式體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七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接見國際民間兒童人權暨反體罰組織代表明尼克皮耶普雷托時指出,希望教育部將「不得有任何體罰的教育政策」納入教育基本法;教育部長杜正勝傍晚表示,體罰是屬人權問題,教育須回歸基本面,以人為主體,他反對以任何形式體罰管教學生。

杜正勝指出,陳總統今天接見普雷托時,他與內政部次長張溫鷹也在場,談及體罰問題,陳總統明確指示教育部與內政部整合規劃反體罰做法;由於體罰涉及老師在教學現場以及家長在家中對孩子體罰,因此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及內政部兒童局等相關政府單位,將一同研商、整合、規劃反體罰相關政策。

杜正勝強調,體罰屬人權問題,產生體罰的原因是強制別人接受某一種權威,「用讓人懼怕的方式,而非讓人尊敬的方式,達成建立某種觀念或矯正行為的目的」,體罰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民族的普遍現象,現在台灣談反體罰,其實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挑戰。

他轉述普雷托告訴陳總統的話表示,落實反體罰,光靠法律是絕對不夠的,重要的是藉由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也就是台灣人熟知的社會教育方式,讓整個社會充分了解藉由尊重他人的方式,改變老師與家長的體罰行為。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組主任劉麗貞補充說,由於修法將反體罰納入教育基本法需要一定程序,教育部因此透過行政指示方式,宣示反體罰政策,嚴禁老師不當管教行為,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如果能將禁止體罰提升到教育基本法中明定,將對學生更有保障」。

劉麗貞指出,法律授權老師輔導管教,並由各校自訂教師輔導管教辦法,但輔導管教並不等於體罰,教育部也一再向教師宣導禁止體罰,「許多老師都是在從前威權、體罰時代成長」,卻沒有配合時代變遷改變想法,「老師也需要學習」,因此教育部今年積極辦理教師心理情緒管理相關研習會,提升教師輔導知能,以打造零體罰的教學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