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簡: 評溫鐵軍近日福建演講

持社會穩定不能成為拒絕還權於民的藉口

太史簡

標籤:

【大紀元1月13日訊】溫鐵軍一直被誤讀為「為農民講話的『三農問題專家』」,但最近網上廣泛流傳的那篇題為「當前面臨的眾多矛盾要在中國內部解決」的福建演講,就很能說明溫鐵軍近幾年來對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這篇演講中,溫鐵軍極力稱讚鄧江胡三代國家領導人的深謀遠慮以及總體策略的正確,一副善於理解朝廷困境的忠貞諍臣模樣躍然紙上。他更是承認上世紀90 年代以來的兩次「圈地運動」,確實造成城鄉差距拉大,無地農民增加,導致農民的群體性事件大面積發生──在文章中承認中國存在巨大的社會矛盾,這是溫鐵軍與那些只會論證中央政策正確的學者的不同之處。而中國因為一向多阿諛奉承之輩,鮮有講真話的人,人們於是根據這些「實話」,誤將溫鐵軍劃為「為農民說話」的一類。

接下來,溫鐵軍談到中國的過剩勞動力問題,指出一個其實別人也早就談過的事實:全世界的製造業就算全搬到中國來,也無法解決中國人的就業。在此基礎上,他推出一條「世界普遍經驗」:「在資本經濟條件下,必然會使社會矛盾複雜化。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在某些地區甚至會尖銳化」。他說,發達國家也出現過此類問題,只不過是通過殖民化向外轉移來化解了。而中國現在甚麼都可以向西方學習,諸如「發達國家或者說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是放在我們前面河裡的石頭,都可以摸著走,市場經濟、資本經濟都可以摸,可一旦摸到這裡(社會矛盾問題),沒法再摸了。因為這塊石頭上寫著『堅船利炮』、『殖民戰爭』。只怕是剛一伸手,就有人打你了。」因此,中國的矛盾只能自己國內消化、國內解決。

其實,大多數人都明白中國的矛盾只能國內消化,從改革開放開始至今,中國充其量移出去了兩千萬人口(包括通過留學就業等各種正規渠道移民及偷渡者),但國際社會已經怨聲四起。所以認識到這一事實算不上溫獨具慧眼,體現他的獨創性的是「國內解決」的道路有多條,而溫鐵軍卻只認準了一條:中國需要穩定,而穩定的前提就是防範政治風險,而防範政治風險的道路只有一條,加強執政黨的地位和一元化領導。除此之外,所有的道路都行不通。

溫鐵軍做出這一結論的理由是:「現在要想推進民主化改革,缺乏起碼的健康力量。一是我們的官員恐怕相當部份都有收入支出不相符的問題,越是權力部門的官員越有此問題,能全揪出來嗎?不能。能指望有問題的官員公正地執行政策嗎?也不能。二是我們的知識份子大部份有非稅收入問題,大家都滿天飛地走穴講課,拿的錢難道都報稅了嗎?越是大腕學者,越是可能有大額的非稅收入,比較普遍地有偷漏稅問題。其三是我們的企業家很多有非法經營的問題。而既然中產階級主要是官員、企業家、知識份子這三部份,在這種三部份都有問題的條件下,能搞出一個良性政治嗎?不能,那怎麼辦呢?目前只能加強執政黨的一元化領導。」 溫鐵軍勸誡所有的人:「不論大家心中的自由化理念多麼強烈,只能先把它壓住,先服從一下中華民族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需要,執政黨在轉型時期,社會需要穩定。」

除了病態的民主崇拜症患者之外,少有人認為民主化能夠包醫中國百病。但民主化至少能夠使民眾從無權者的悲慘狀態中解脫出來,並在某種程度上選擇國家的命運,寸積累進地探求社會矛盾的合理解決渠道。溫鐵軍這篇講話無非是「六四」以後中國官方「民主造成動亂論」的翻版,他無非是想勸諭國人:無論中國的精英集團有多墮落,為了「社會穩定」,為了中共執政的短期利益,必須維持目前這種依靠強權鎮壓牟取的穩定。而為了穩定,人民需要忍受暴政。

但溫鐵軍沒點明的有三條:第一,他談的所謂「社會穩定」,其實只是上層精英集團統治的穩定,因為中下層人民的生活早就無法維持穩定。第二,中國當局正想方設法消滅一切與它持不同意見的健康力量,造成中國在共產黨之外無其他任何政治力量的局面;第三,正是中國現行政治制度導致精英的普遍墮落。

在極權暴政下,說真話確實容易罹禍。但除了阿諛之外,知識份子至少還有一條自全之道,即保持沉默,不與專制者合作。如果溫鐵軍清醒認識問題的目的只是為了論證中共極權政治存在的合理性,這就未免讓人齒冷。(華夏電子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改革》農村版被迫停刊
討論:中國當局整肅媒體
「人民戰爭外交秀」能軟化中美貿易爭端?
太史簡:最歧視海外華人的究竟是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