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飛安基金會:國籍航空旅客受傷 亂流比率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十三日電)飛行安全基金會統計,近幾年國籍航空旅客在客艙內受傷人數有逐年攀升情形,並以因亂流受傷及行李砸傷比率最高。

飛安基金會今天表示,從二00一年開始統計六家國籍航空公司客艙異常事件,根據基金會到二00四年底的統計,客艙受傷人數從二00一年的十八人(百分之十一點一)、二00二年三十二人(百分之十九點六)、二00三年四十六人(百分之二十八點二),到二00四年的六十七人(百分之四十一點一),受傷人數與比率逐年增加,總計二00一年到二00四年客艙人員受傷共一百六十三人。  

二00一年到二00四年國籍航空客艙人員受傷原因,飛安基金會表示,以亂流及行李砸傷比率最高,人數是都是五十二人,比率都是百分之三十一點九,其次是餐飲燙傷二十人,占百分之十二點二七、推車擦傷十三人,比率百分之七點九八,其他原因的受傷有二十六人。

旅客在客艙內受傷其他原因包括:艙壓異常耳朵流血、報紙釘書針戳傷、座位問題打架眼角流血、廁所外昏倒臉部撞傷、走道摔跤額部受傷、走道玩耍右眼臉刮傷、頭部撞擊頭頂行李艙的拉柄受傷、模型機打傷、頭等艙餐桌升起向下砸傷、煙灰缸割傷、玻璃割傷等。

基金會說,客艙受傷人數逐年增加,並不完全代表客艙是不安全的。由於各公司所提報事件的資料並不十分精確,例如某公司一年的客艙異常事件也沒有幾件,並不表示沒發生事情;某些公司提報資料非常詳細,事件發生很多,也不代公司不安全。

基金會指出,有些航空公司提供資料較為保守,實際上發生客艙人員受傷件數會比目前統計為高。無論如何,從所得資料中,仍可獲得有用的資訊,供業界參考改進。

因旅客以亂流受傷與行李砸傷比率最高,基金會建議,航空公司在亂流發生最多的西太平洋邊緣(由日本至東南亞)飛航時,明確規定機上人員行動準則,並持續加強組員訓練。

主管機關繼續加強飛航天氣服務及督導查核機制。同時,加強隨身行李大小與重量的規定要求,並注意頭頂艙行李的放置與移動,避免有散落物砸傷機上人員。

其次,熱餐點宜有適當容器及作業方式,同時提醒旅客取用時不要被燙傷,航空公司加強推車運作訓練。

基金會建議航空公司,要求飛機製造商取消煙缸設計安裝,並採用人體工學扶手、餐桌等設計,以免機上人員再受到傷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