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台灣首度貿易政策檢討仍存政治敏感性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三日專電)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後的第一次「貿易政策檢討 (TPR)」,將於六月舉行,據了解,由於兩岸政治關係,WTO秘書處高度審慎處理,避免因名稱問題衍生任何爭議。

WTO貿易政策檢討處專家去年二月、十月兩度前往台灣,除了與台灣經貿官員、業者交換意見,並實地了解台灣貿易政策與措施外,也明確傳達了台灣在撰寫「政府報告」時,使用名稱時要格外慎重,以免在檢討過程中出現政治性問題。

WTO今年將舉行十八個會員國的貿易政策檢討,其中包括美國及兩岸三地,中國與台灣都是入會後的第一次。專家指出,今年的貿易政策檢討中,最受矚目的當推中國,台灣的貿易政策也不免會受到相當的檢視,特別是兩岸貿易部分。

經濟部長何美玥今天表示,她將親自率團參與WTO對台灣的貿易政策檢討,以及四月底可能舉行的部長會議。這將是台灣入會四年來,部長級官員首度出席WTO總部會議,凸顯了台灣對TPR的高度重視。

對經驗豐富的WTO官員而言,貿易政策檢討本身單純,但台灣情況特殊,因此他們的態度格外嚴謹,不願看到台灣的政府報告出現會引起中國抗議的名稱問題。

據指出,WTO要求台灣在報告中避免使用台灣等字眼,同樣的,台灣也希望WTO秘書處迴避「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而用台灣在WTO的正式名稱: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台灣過去兩年曾多次要求秘書處,更改正式文件中的中華台北為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秘書處也都從善如流,但由於從入會談判開始,WTO就使用中華台北,許多人一時無法適應。

WTO是負責全球多邊貿易規範的專業組織,但在當前台海兩岸對立形勢下,顯然還無法完全排除政治敏感性。    

根據WTO的議程,台灣的貿易政策檢討預定六月二十日及二十二日舉行,中國則將在四月四日及六日進行,由於中國已從入會時的第六大貿易國晉升到第三位,未來貿易政策檢討將改為每兩年進行一次。

相關新聞
凌鋒:解放軍的影子
南韓外長對韓國農人在WTO暴力示威表遺憾
林保華:算一算香港主辦世貿部長會議的政治帳
看好越南將加入WTO 成衣廠積極擴大投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