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评之二》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起家的?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12集

人气 1

【大纪元1月20日讯】(希望之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 联结收听

《九评之二》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不光彩的起家史》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附体挖心,破坏北伐

李唐:我们上一集开始为听众朋友进行《九评之二》的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不光彩的起家史》。

李乐:我们从里面看到很多很具体的数字,告诉我们共产党是怎么起来的呀?是谁养的呀?

李唐:我们今天要看的是《九评之二》的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不光彩的起家史》的第(二)部分《第一次国共合作──附体挖心,破坏北伐》。第二个部分也是最近在台湾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共合作”,或者最近讲“国共和谈”,跟这段历史有关。我觉得这段会提醒某些人的记忆,让他们能再一次记起来,过去和中国共产党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所尝到的苦果和教训。

(朗读)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附体挖心,破坏北伐

中共一直教育人民,蒋介石背叛了国民革命,共产党被迫武装起义。

实际上,共产党发起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为了附体于国民革命发展自己,并且在行动中急于夺权发动苏维埃革命,破坏和背叛了国民革命。

1922年7月中共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因为急于夺取政权,反对与国民党联合的意见主导了大会。但是太上皇共产国际推翻决议,指令中共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去世以前已经提出领导权问题。如果孙中山没有去世,中共夺权针对的就不是蒋介石了。

靠了苏俄撑腰,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在国民党内大肆抓权:谭平山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冯菊坡担任工人部长全权处理事务的部秘书,林祖涵担任农民部长,彭湃在农民部担任部秘书,毛泽东担任国民党宣传部代部长。军校、军队领导权向来是共产党关注的焦点: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张申府担任副主任。周恩来还兼军法处处长,到处安插苏俄军事顾问。不少共产党人担任国民党军校政治教官和教职人员,担任国民革命军的各级党代表,并规定没有党代表的附属签名,一切命令均不生效。这样附体国民革命的结果,使得中共由1925年的不满千人,暴增至1928年的三万人。

北伐革命始于1926年2月。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进行了三次武装暴动,最后进攻北伐军师部,被北伐军解除了武装。广东的总罢工纠察队每天都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这样的骚扰直接导致了“四‧一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大清洗。

1927年8月,国民革命军内的共产党借机发动南昌暴动,被很快镇压下去。9月发动了攻打长沙的秋收起义,也被镇压下去;共产党开始实行“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的网络式控制,流窜到井冈山地区,建立农村局部政权。

(朗读结束)

李唐:我们开始谈到“国共合作”的历史了。

李乐:满吓人的喔!一进来就开始农人啊!工人啊!宣传啊!连军方都有人了。

李唐:当初最主要的背景,就是孙中山先生觉得要对抗外侮,列强的侵略,以及北伐等等,国民党不能排斥人才,大家要一起合作,才是最好的方式;另一方面他当时也希望得到俄国的一些援助,比如军事顾问、武器、经费上的一些资助。当然苏俄当时也表现出了对中国的极高善意,比如它愿意归还在中国的各种权益等等;在列强还不愿意归还的时候,它率先表示要归还。

李乐:归还哪一块呢?

李唐:比如“中东铁路”的路权,它先前和列强一起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中所取得的权利,它也表示愿意放弃。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底下,孙中山先生想要贯彻国民革命,急于要北伐,要北伐大家就不能分裂。

李乐:我们来复习一下,“北伐”是要北伐一些军阀吗?

李唐:北伐一些军阀。中国当时的政府,北京的我们称为“北洋政府”,孙中山先生当时是在南方广州成立了一个“南方政府”,还记得吗?

李乐:满熟悉的,不过我记得中国当时很乱。

李唐:是的,你还记得“中山舰事变”?,陈炯明炮轰中山舰,陈炯明就是当时广西桂系的军阀。

我们刚刚讲的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就是说在这样一个背景底下,孙中山先生才愿意进行“国共合作”。但是孙中山在“国共合作”的态度上,并不是年迈昏庸、毫无原则的。

我们在上一集和各位听众朋友讲过,其实孙中山觉得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资格和中国国民党平起平坐,因为当时中共还很小,所以没有“联合”的问题。他认为是要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也就是说以国民党的身份大家一起来奋斗,并没有接受要联合共产党。后来中国共产党讲所谓的“联俄”、“联共”,他们故意讲成“联共”,事实上不是“联共”,而是“容共”,是容纳,而不是联合。

李乐:所以应该是“联俄容共”。

李唐:对,那中国共产党讲的是“联俄联共”。联共讲起来,好像就平起平坐了,但事实上不是,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是很小的。你要进来可以啊,加入我们嘛。

中共1922年所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做的改变,就是决定要跟中国国民党合作。我们记得在“一大”通过的党纲和决议中,其中有一点,就是对于现存的各个政党采取攻击和排斥的态度;但是在“二大”时就做了一个改变,开始要对国民党表示好感了,因为要想和国民党合作了。讲合作是比较好听,事实上是想借助国民党的力量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二大”通过的宣言,内容是说: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以及广州政府 (孙中山的广州政府) 不禁阻劳动运动等事,都算是拥护民主政治的表示。我们看到了,在这个时候,为了要和国民党合作,它就摆出笑脸来。

李乐,你记得《九评之一》提到,在1947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时,当时的《新华日报》不是有一篇社论吗?(李乐:那个好离谱,我第一次看到也吓一跳) 把美国讲得好棒好棒,结果没多久之后,大家就在韩战上相见了。

李乐:我们来复习一下好了—-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的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我刚刚念的是《新华日报》1947年7月4日的社论。一定让很多人跌破眼镜吧!

李唐: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当时另外一个文件。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当时孙中山先生虽然答应“国共合作”,但是他的态度还是很清醒的。比如说,苏联曾有一个到中国政府来做外交谈判的一个人,叫做“越飞”,他曾经跟孙中山先生共同发表了一篇“孙越宣言”。

李乐:宣言里说了哪些?

李唐:先不急着讲宣言,我们先讲越飞这个人。其实当时越飞是奉了苏维埃政府的命令,到中国来和北京政府做外交谈判。当时的北京政府是北洋政府,是军阀所掌握的。

李乐:那时中国呈现的是一个分裂的状态。

李唐:苏联其实是两边都下筹码。越飞其实是奉命来和北京政府做谈判的,但是北京政府不理他。

李乐:为什么?

李唐:因为当时他在北京主要是攻击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鼓吹东方民族团结,但是北洋政府和列强的关系事实上是比较好的,也就是比较向列强低头的。

李乐:这样讲就明白了。

李唐:对,北京政府不理越飞,所以他和北京政府的外交谈判破裂,他后来就往南走了。1923年1月他从北京到了上海,跟孙中山直接谈判关于联俄容共的这些问题,在1月26日孙中山和越飞就发表了共同宣言“孙越宣言”。在这个宣言里,越飞代表苏俄政府,正式的肯定,俄国政府放弃在中国的东北和外蒙等地的特殊利益的特权,包括“中东铁路”。

另外,在联俄容共的问题上,“孙越宣言”里有这一段话—-

“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越飞君并确告孙博士,中国当得俄国国民最挚热之同情,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

李乐,这个宣言里面有什么重点?

李乐:苏俄在这个时候选择低头,让我觉得很惊讶,跟我们之前那种印象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它会突然放弃费尽千辛万苦才拿到的利益?

李唐:其实从康熙时代,当时苏俄是沙皇时代,跟中国之间就不断的为了边界的问题吵来吵去的 (李乐:偷偷移人家的界碑啊什么的),鲸吞蚕食啊。为什么这次那么慷慨?我们之前谈到了,这是列宁赤化全世界的计划之一;就是从中国着手,进一步的把共产主义推到全球,他有一个更远的目标,更大的利益在那边,所以放弃这些算什么?反正以后都是我的啊!

李乐:而且我也不是真的放弃,反正东北那边也不归你管。

李唐:但是我们看到,孙中山当时就很明白的指出,共产组织、苏维埃制度都不能够引用于中国。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大陆每到“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广场上除了毛泽东的像之外,会摆另一个像,就是孙逸仙(孙中山)的像。

这是因为中共在历史上是这样解释的:它承认孙中山是国父,因为孙中山是赞成共产主义的,是站在广大的劳农阶级立场上的。所以孙中山虽然在历史上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建者,但是在中国大陆也是非常被尊崇的;中共是扭曲了这个历史,说孙中山也是一个共产主义的支持者。

李乐:所以它觉得:我们的起家也是挺光彩的啦,因为有国父的支持。但是其实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李唐:国父孙中山先生当时很明白的反对苏维埃制度引用于中国,当时苏俄的特使越飞,他也说他完全的同意。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真的是同一个模子,不管是苏俄共产党还是中国共产党,在它有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做出违心之论。你看他“完全同意”,可是他心里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李乐:刚刚我们提到的是共产党在二大时整个推翻了它一大的党纲,在它的宣言里非常清楚的说:我们要跟国民党合作。它这种方式在现在的共产党也可以看得到。

共产党的笑脸怎么判断呢?其实你可以先掂掂自己的斤两,好比说你现在是主席,它绝不会对你摆臭脸;如果你今天是台商,你身上有钱,钱还没有进去,它也不会对你摆臭脸,它会想尽办法让你来投资。很多人在吃亏上当之后才会发现,唉呀!几年前我实在很傻。如果你现在有跟大陆那边合作的话,我们可以提供这个方法让你参考吧。

李唐:对,它的笑脸对你笑得越开的时候,就表示你身上可以让它吸附的东西越多,等你被它吸光的时候它就不理你了。

李乐:我们曾经看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从历史上也看得到。

李唐:所以为什么在《九评共产党》里说共产党是邪灵,会附体,其实实际上它就是这么做事情的嘛,它要把你身上好的东西都吸走。

李乐: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写1949年时期的回忆录时,比如说他父亲要留在大陆,是因为共产党要他担任什么什么官职,可是接下来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不管是谁,几乎都列为阶下囚。

李唐:是,我们讲到孙中山联俄容共方面的态度,其实除了刚刚讲到的“孙越宣言”里,孙中山提到对于苏维埃或者共产制度的看法之外,还有其他的谈话都可以看得出来。

比如孙中山有好几次对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他这么说:“共产党参加国民党,便应该服从国民党纪律,不应该公开批评国民党,共产党不服从国民党,我便要开除他们。苏俄若袒护中国共产党,我便要反对苏俄。”

所以我们看得出来孙中山一直试着要保持国民党本身的主体性,就是不要让共产党附上来之后,就被它吸走了。事实上他很清楚意识到中共党员对国民党会起一些不好的作用,所以他也把话说的很明:你加入国民党就是国民党员,如果你要自己在那边搞小动作,发展自己的组织,甚至在党内搞破坏,不服从国民党,我就要开除你们了;苏俄如果你要袒护中国共产党,那我就要反对你苏俄。

可是我们看到当时联俄容共的背景,也让人很感慨!因为当时孙中山一方面对共产党也不是完全无知,但是另外一方面碍于情势,他又必须要合作。

比如说,当时苏共和中共不是只想和国民党合作而已,事实上也想跟北洋军阀合作。之前讲到越飞,他来到中国事实上是先到北京找政府谈判,谈判破裂了才去找孙中山的。

苏共和中共在跟国民党合作之前,也都做过一些试探,要跟北方军阀吴佩孚、南方军阀陈炯明合作;俄国跟中国的当时北京政府的建交谈判,也一直在进行。所以当时孙中山也考量到,如果不跟它们合作的话,它们会去跟军阀合作。

李乐:嗯,到时候中国要统一就更难。

李唐:对,所以当时孙中山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合作;可是他也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他把话讲的很重了“共产党不服从国民党,我便要开除他们。苏俄若袒护中国共产党,我便要反对苏俄。”但是我们看到中共加入之后,事实上还是继续在里面搞破坏,在里面发展自己的党团组织。

李乐:它没有明着来,但是暗着来。

李唐:暗着来,表面是国民党党员的包装,底下发展中共党团组织;所以在1924年,就有一些党员向孙中山检举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违反党纪。比如当时有个孙镜亚向孙中山检举李大钊违反党纪,承认北京政府,所以后来当时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就对党内的共产党员进行弹劾。所以后来在各地有很多检举书向中执会、向孙中山提出检举,从1924年6月到8月,两个月内共有十五起,检举的连署人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人,检举中国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里搞破坏。

那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也到了。谢谢大家的收听。

(据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2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4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5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6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