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為台灣勇諫諍 吳澧培立典範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新春伊始,政府緊鑼密鼓完成內閣改組,即將迎接今後一年的執政挑戰,閣揆由蘇貞昌更換謝長廷,是個影響重大的政治抉擇,三合一選後,陳總統一直在慎重思考,其背後則有不少人在直言勸諫,不惜公開得罪人,總統府資政吳澧培就是其中之一。

過去一個月,當政壇為閣揆換不換、換成誰爭論不休中,吳澧培至少二次求見總統,直言表達他的看法,在交談中他理解許多阿扁內心的脈絡想法,與外界的猜測差距極大,也逐漸放心不少。

阿扁在元旦文告用「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八字訣,回應包括吳澧培在內對本土政權期待呵護人士的諍言,讓私下曾經幾度因兩岸經貿傾中向總統請辭資政的吳澧培,忍不住說出「神來之筆」的稱讚,文字的排列組合可以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他直誇「連我都想不到」。

用「獨派大老」稱呼吳澧培,並不足以形容他多年在海外為台灣民主出錢出力的不悔身影,以及他在白人社會奮力成為主流的銀行專業經理人資歷。尤其他與現任阿拉斯加州長穆考斯基之間的深厚友誼,隱藏了不少外交秘辛故事。

去年李登輝前總統到華府訪問,穆考斯基起了相當作用,幕後推動者吳澧培當仁不讓,他不只與美國友人、組織聯繫,也在政府內部溝通,箇中曲折不足為外人道,但他絕不放棄的態度,主要是基於建立台灣卸任元首應該在華府暢通無阻的慣例,是為整體大我,不是為哪個個人。

李登輝、穆考斯基、吳澧培三者間還有一段未為人知的塵封往事。一九八八年,蔣經國突然故去,時任參議員的穆考斯基率團來台灣參加國葬典禮,在空軍專機上,穆考斯基打了電話給吳澧培,詢問此行不知有什麼可以幫台灣的?

當時李登輝以副總統繼任,是個徹底的弱勢者,海外最擔心的就是軍事政變,吳澧培於是告訴老友,台灣的民主要落實,軍人一定不能亂動,美國的立場要很堅定的表達,除了在公開場合必須讚揚台灣的民主與憲政,由副總統順利繼位,是否可以私下找機會告訴強人郝柏村「想都不要想」!

後來,穆考斯基回覆吳澧培,他遵照吳的建議做了這件事,郝柏村告訴穆考斯基「絕對不會有這樣的事情」,極力向老美保證。

當然,李、穆、吳三人也曾經有過「衝突」。一九九一年,政府邀請穆考斯基訪問台灣,當時的外長是錢復,吳澧培也隨團回來,在外交部安排的官方活動之外,吳澧培強行主張穆考斯基也要與民進黨方面接觸,造成國民黨政府相當不快,一度把吳澧培拒於餐會之外。

期間,因自由時報專訪穆考斯基有關若多數台灣人主張台灣獨立他是否支持、穆稱當然支持的報導,在當時社會極為敏感,造成穆考斯基壓力,黨軍媒體並群起砲轟中介人吳澧培,原本穆考斯基來台必定接見的李登輝,當年罕見未予接見,改用通電話致意。

後來,穆考斯基難免對吳澧培有些埋怨,吳澧培也去函要穆考斯基不要搞錯對象,兩個好朋友小賭氣了一陣子,後來吳澧培找律師要告國民黨相關的媒體,逼得四個報紙幾度登報道歉才了事。

想起這些年輕時的種種,吳資政也不免覺得有些好笑,但是台灣民主的演變就在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後面顯露無遺。

現在的台灣,首度取得政權的反對黨當政已經快六年,吳澧培毅然放棄美國籍回到故鄉,希望在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努力守望。對民進黨政府,他有高期待,因此有大鞭策,絕不向權力膜拜的堅持,他立起了典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