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紀念趙紫陽逝世一周年

--市場經濟如何?民主政治未了!

未普

標籤:

【大紀元1月25日訊】 一年前,趙紫陽帶著未了的心願,滿腔的遺憾,離開人世。他雖陷“囹圄”十五年,卻一直關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一黨專制下的市場經濟如何,缺乏民主政治的中國怎樣?對此,趙紫陽洞如燭火,但又充滿無奈。造化弄人,上蒼沒有賜予他以機會與實力,卻空付他治國救民的宏偉抱負。而握有機會並擁有絕對實力的鄧小平,堅持一黨獨裁制度,任憑政改良機流失,拖拽了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進程。所幸的是,國民黨強人蔣經國,早在二十年前,把握時機,終止了國民黨專制,在臺灣推行民主政治,作了共產黨對手趙紫陽想做卻不能做,鄧小平能做卻不想做的事情,爲秦漢以來的中華民族開闢了一條嶄新的民主政治之路。

蔣經國於1953年第一次訪美,親眼所見鮮活生動的資本主義民主社會。自那以後,他逐漸形成以臺灣的繁榮自由民主,影響大陸,前進中國的新思維,取代了反攻大陸的舊理念。六十年代臺灣經濟起飛,七十年代美台斷交和美麗島事件爆發,促使蔣經國“與時俱進”,順應黨外和社會民意的呼喚,於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系列的推進政治民主化的改革。他在權力鼎盛時期,放棄了權力,在可以鎮壓新成立的反對黨時,他選擇了開放黨禁;在可以封鎖輿論時,他選擇了開放報禁;在新舊體制對抗還在萌芽狀態時,他選擇了主動終止國民黨的絕對權力,開啓了臺灣民主新時代。

像蔣經國一樣,趙紫陽有開闊的眼界,嶄新的思維。他不遺餘力地推行市場經濟,但他更看到了一黨專制下搞市場經濟的弊病,也看到了共產黨推行民主政治的機會。他苦口婆心地試圖說服他的同志們,告訴他們民主已成世界潮流,中共應該在相對鞏固的時候,主動,自覺地走民主建設這條路,否則市場經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就不能解決,最後將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

然而,趙紫陽雖然擁有黨政最高權力的頭銜,卻無法在重大決策上說了算。對兩價合一價格改革的出臺時機,他不能說了算;對軍隊是否開槍鎮壓學生,他不能說了算。他無法像蔣經國那樣在國民黨大老竭力主張鎮壓新興的反對黨時說“NO。”他能做的事是以辭職抗爭,以放棄相對的“絕對權力”抗爭,以不檢討不認錯抗爭,直到辭世,成就了中共黨內爲治國理念抗爭到死的千古絕唱。

與趙紫陽不同,鄧小平的治國理念是經濟上行右,政治上實左。當年,毛澤東視市場經濟爲異端,鄧小平爲其正名,傾盡心力,並不時與黨內堅持計劃經濟的陳雲們大打太極拳,終於在1992年南巡以後,正式確立了市場經濟的主旋律。鄧小平可以接受任何對市場經濟的挑戰,就是不能接受對共產黨的挑戰。正是基於這一理念,在“六四”時可以不開槍,用對話達到和解的時候,他選擇了開槍;在可以逐步實現政治開放時,他選擇了堅持四個基本原則;在可以給民主黨派更多的活動空間時,他固守於一黨專政。

鄧小平與趙紫陽的真正分歧在於是否推行民主政治。趙紫陽主張的是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鄧小平要的是市場經濟與權威政治。即使沒有“六四,”鄧小平也會找出別的藉口來罷黜趙紫陽,就像他罷黜胡耀邦一樣。因爲他不容任何人推行民主政治,進而挑戰共產黨的絕對權威。

與鄧小平較量的結果,趙紫陽敗了,但雖敗猶榮,鄧小平勝了,但雖勝卻輸。不久,歷史就會證明,鄧小平在奠定市場經濟上的功勞有多大,他在拒絕民主政治上的錯誤就有多大。他以絕對權力下令開槍屠城,囚禁共產黨的良知,坐失政治改革的良機,爲中國換來了暫時的穩定與發展。但他拒絕民主政治的後果將有可能爲中國帶來持久的動亂。蔣經國曾握有絕對權力和機會,但是如果沒有徹底改革國民黨,推行民主政治的願望,他就不可能終結國民黨專制,民主臺灣就不可能産生。像蔣經國一樣,趙紫陽看到了徹底改革共產黨的緊迫性,單純推行市場經濟的嚴重缺陷和融入民主大潮的必然趨勢。然而由於缺乏蔣經國所有的絕對實力和必要機會,他無法將他的理念付諸實施。 如今,三位政治人物已分別作古,然而他們的理念和主張已經長留人間。這些理念是中華民族長治久安的萬世之謀,還只是短暫輝煌的一時之謀,相信歷史會給出公正的評價。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癱瘓兩兄弟 人生路上耍特技
研究:網路電話仍未普及
驗屋師的由來
未普:紀念胡耀邦,胡錦濤圖的是什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