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 一代傳奇葛林斯潘

Fed新人新政系列報導(二)

人氣 342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報導】 (中央社二十八日綜合報導)隨著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潘月底卸任,「葛林斯潘時代」終將吹響熄燈號,在掌政Fed長達18年半期間,葛老功勳彪炳,不但獲得史上最偉大的Fed主席美譽,也締造美國經濟最長擴張期,回溯剛掌舵時的驚濤駭浪,交棒時的葛老也創造了一代傳奇。

1987年6月2日,葛林斯潘獲提名接替沃克爾PaulVolcker出掌Fed,金融市場並未報以漲聲,美元和10年期政府債券聞訊雙雙下跌,回顧當年,民主黨籍參議員Bill Bradley和Kent Conrad甚至嗆聲反對葛老接掌Fed主席,要求沃克爾留任。

然而葛老上台後不但很快建立個人威信,也留下不少為人津津樂道的豐功偉業,其中之一便是在1998 年期間,亞洲、拉丁美洲和俄羅斯相繼爆發金融風暴,對美國經濟構成威脅,在葛老掌舵之下,Fed痛下猛藥,7週內連續降息3次,成功化險為夷。

葛老是自由市場的捍衛者,主張政府放鬆管制。在主掌Fed期間,過去5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下滑至年平均率2.5%,美國經濟擴張也出現史無前例的榮景。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者Alan Blinder在分析「葛林斯潘世代」 (Greenspan Era)時曾指出,葛林斯潘的成就理所當然是史上最偉大的央行總裁。

下任Fed主席提名人柏南奇曾表示,葛林斯潘已為卓越的經濟決策樹立標竿,如果獲認可接掌Fed,未來優先要務將是維持葛老時期的政策和策略延續性。

葛林斯潘曾是前美國總統雷根的經濟政策委員會成員之一,在1987年美股崩盤前,第一次獲雷根延攬接任Fed主席,繼獲同為共和黨籍的老布希總統器重,民主黨籍的前總統柯林頓上台後捐棄黨派之爭持續借重他的經驗、長才,並2度提名葛林斯潘續任,葛老也全力以赴,任內和柯林頓政府的前後任財長魯賓和薩默斯合作無間,共同締造美國經濟罕見的榮景。

葛林斯潘政通人和,深獲布希父子倚重。在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一場電視辯論會上,主持人向民主黨籍候選人高爾和當時的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小布希提出一個問題–如果美國經濟發生緊張狀況時,他們會如何做出第一個反應,小布希立即答覆說:「聯絡葛林斯潘。」

葛老被視為僅次於美國總統的第二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一言一行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見觀瞻。

葛林斯潘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無遠弗屆,如果問投資大眾,誰的一言可以顛覆美國和全球股市? 毫無疑問將以唯葛林斯潘是問,他也深知此點,慣用隱晦不明和模稜兩可的辭令,令經濟專家和分析師難以捉摸Fed的動向。

在其執掌Fed期間,歷經2次美國經濟衰退,1次美股崩盤,4位美國總統,美國史上最長經濟擴張期,3次戰爭以及科技股泡沫化。

以下為老驥伏櫪的葛老在Fed 當家作主大事紀:1987年6月2日:獲美總統雷根提名,接替PaulVolcker 出任Fed主席。

1987年8月11日:葛林斯潘首度接掌 Fed。

1987年9月4日:葛林斯潘首度升息。

1988年3月29日:葛老恢復對抗通膨,展開緊縮銀根,而聯邦基金利率在1989年升至9.75%。

1989年6月5日:就業市場成長下滑,葛老轉向降息,Fed接著在之後3年期間23度降息。

1990年7月:美國經濟陷入葛老入主Fed以來首次衰退。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波斯灣戰爭導致原油價格在之後3個月內飆漲近90%。

1990年8月9日:美國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駐軍,準備揮軍伊拉克,Fed在戰爭結束前6度降息。

1990年10月29日:美國國會通過削減赤字方案,葛老降息,4位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 (FOMC)成員投下反對票,歷年來最多一次。

1991年7月10日:老布希總統提名葛老,二度出任Fed主席。

1991年12月19日:Fed決議一次降息1%至3.5%,是葛老執掌Fed期間最大單次降息幅度。

1992年4月:葛老降息至3%,是20年以來最低。

1993年8月10日:柯林頓簽署葛老力推的4960億美元削減赤字方案。

1994年2月4日:葛老在5年來首次升息,Fed發布新聞稿做出宣布,為破天荒首度公開發布Fed利率決定。

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1994年緊縮銀根,債市走空頭,葛老7次出手升息,將利率在12個月內由3%一口氣調高至6%。

1995年7月至1996年1月:美國經濟「軟著陸」–隨著通貨膨脹降溫和成長減緩,Fed降息3次。

1996年2月22:柯林頓再度任命共和黨籍的葛老蟬連Fed 主席。

1998年9月-11月:Fed降息3次。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Fed計6次出手計升息1.75% ,以抑制通膨升高。

2001年1月:Fed降息,展開一連串降息,利率最後在2003年下滑至1%。

2001年9月11日:紐約和華盛頓驚傳震驚全球的911恐怖攻擊事件,Fed採取穩定金融市場措施。 2003年6月:Fed基金利率下滑至1%的45年以來谷底。Fed警告通貨緊縮風險。房地產市場飆漲。

2004年6月:Fed展開連串「循序漸進」(measured)升息,避免通膨再熾,已13度升息一碼。

2005年8月29日:卡崔娜颶風重創紐奧良和墨西哥灣區,Fed維持升息。

2005年10月24日:布希總統提名柏南奇接下葛老的棒子,在2006年2月1日出任新Fed主席。

相關新聞
葛林斯潘:全球經濟可能面臨痛苦調整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預測美國將加息至五厘
柏南奇領導聯準會  短期應不會實施通膨目標
葛林斯潘強調互信與誠實是經濟成長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