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和憂鬱症是澳洲精英面臨的致命問題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1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石華編譯報道)據報道,自殺和憂鬱症已經成為威脅澳大利亞精英人士的兩大致命問題。僅僅在過去的一年間,就有Crowded House的鼓手Paul Hester、證券經紀人Rene Rivkin,以及51歲的悉尼橄欖球界名人Steve Rogers等知名人士自殺身亡。Steve Rogers是於近日自殺的。前紐省反對黨領袖John Brogden也曾試圖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三次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Petria Thomas,也在其傳記中記述了她曾有過的自殺企圖,以及過去與憂鬱症抗爭的經歷。

分析人士認為,名譽、金錢及聰明才智不僅不能使人自然擺脫憂鬱,而且還有可能使一些有社會影響的人士更難啟口尋求幫助。Rogers的兒子Mat近日在一份事先準備好的聲明中披露,他父親在遺言中說他感到談論自己的憂鬱問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悉尼大腦和精神研究所主任Ian Hickie說,知名人士受精神疾病困擾並不是一件很罕見的事。Hickie還說,如果你知名度高,你是政治家或著名專業人士,你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即人們如果發現你有精神問題,他們便會把你看成弱者,看成是優柔寡斷的人,不能適應生活的人,因此便會輕視你。正因為知名人士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因此他們更傾向於嘗試自己解決自己的精神問題。如果他們這樣做,情況很可能變得更糟。Hickie認為,不為自己的憂鬱症問題尋求幫助是很危險的。憂鬱症會影響到社會各個階層的人。

在接受採訪時,Hickie還說,在沒有接受治療的憂鬱症患者中,自殺率一直是非常高的。而在自殺的人中,大部分是年輕人和男人。Hickie認為,我們需要社會上更多的人能夠正視精神健康的問題。

據悉,1960年羅馬奧運會15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前世界紀錄保持者John Konrads也曾患有憂鬱症。但在接受藥物治療後,這位游泳界知名人士說,他的情況已經大大好轉了。Konrads說,因為社會對知名人士有較高的期望,所以知名人士可能會因此對自己寄予更高的期望。他還說,他和Rogers生長的時代是提倡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時代。他認為新一代的男人在遇到問題時應該不要再忌諱掉眼淚,因為哭出來是一件對健康有好處的事。

Griffith大學的專家Jacinta Hawgood說,有精神問題時能否尋求幫助是我們面對的一個大問題。這一問題對於男人(無論你是不是知名人士)來說尤其重要。有關人士建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士,可以給13 11 14或1800 187 263等電話求助熱線打電話咨詢,或請教自己的家庭醫生,或者上www.blackdoginstitute.org.au網站,查尋有關信息。(大紀元版權所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殺妻分屍判12年 檢方不服擬上訴
伊拉克兩起自殺爆炸致百餘人喪生
中共高官自殺僱兇頻傳 越反腐貪官越多
伊拉克驚傳連續爆炸案 至少一百二十餘人喪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