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關刀溪阿摩尼亞濃度 預知地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南投報導〕中興大學森林系和農委會林試所在南投縣的關刀溪長期生態試驗地集水區分析水樣發現,溪水中的阿摩尼亞濃度,在九二一地震發生前一年即開始異常升高,到地震發生前夕,已比1998年8月前高出二十到五十倍!

一九九五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研究監測發現,早在大地震前五個月氯和硫酸根離子濃度明顯增加,過去地球化學界也曾報導,地下水中的氫、氦、鈉、鉀等離子會在地震前出現濃度異常,但發現阿摩尼亞濃度異常是全球首見,台灣這篇由中興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劉瓊霦主筆的論文已被國際學術期刊「水、空氣和土壤污染」接受,預計在今年春季或夏季號刊登。

劉瓊霦指出,研究群從一九九四年每兩週在關刀溪試驗地取一次水樣作十七項水化學分析,包括酸鹼值及各種重要元素離子。在九八年8月前,關刀溪的阿摩尼亞離子濃度一直非常低,從九二一大震前一年起一路攀升,鈣離子、鉀離子的濃度則相對下滑,到地震前夕分別下降「十倍到十五倍」及「三到五倍」。

劉瓊霦說,由於關刀溪試驗地附近並無農業肥料影響,她參考很多文獻並請教相關專家,推測可能是大地震前地底岩層的溫度升高,大幅活化了微生物的有機分解作用,在土壤中釋放出更多的養分並溶解到溪水中所導致。

劉瓊霦指出,阿摩尼亞、鈣和鉀都是帶正電的陽離子,阪神大地震出現異常的氯離子是帶負電的陰離子,但在關刀溪分析水樣中帶負電的各種陰離子均無異常變化,可能是兩地地質和土壤環境不同。

九二一地震造成中部山區多處崩塌,關刀溪試驗地集水區因此有九個月完全無水,劉瓊霦說,研究人員直到2000年6月才得以繼續取水分析,監測紀錄數據顯示,地震後幾年的阿摩尼亞濃度數值並未恢復到以往的低點,而是一直在地震前夕的高點作上下震盪,可能就是大地震讓土壤的「微生物相」起了永久變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