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東海大學美研所 入選文建會藝術再造補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二日電)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蔡榕娣、陳苑禎兩人,在文學院長倪再沁指導下,以「校園放牧-公共藝術計畫」,從兩百多件申請案脫穎而出,榮獲「95年文建會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計畫」補助一百二十二萬元;東海大學今天表示,在十一個獲補助提案中,東海大學也成為唯一入選的學校。

畢業於不同學校的蔡榕娣、陳苑禎,分別來到東海就讀美術系碩士班,在踏入東海的那一刻就愛上這片校園,但對校園中的東海湖景觀感到有點可惜,兩人都認為,東海湖「稍嫌人工化又缺乏情調」,因為文學院長倪再沁常帶他們逛校園,並給予很多啟發和靈感,改造東海湖的想法就在兩人腦海中醞釀。

東海大學有景觀、工業設計、建築、美術等與公共環境美化相關的系所,再加上環境科學、社會工作等間接相關的領域,加上東海校園幅員完整、地形、建物及生物多樣,這些優勢的確是發展公共空間藝術的最佳條件。蔡榕娣表示,校長夫人黃德輝的裝置藝術牛,讓他們更確信公共藝術就該如此貼近人,而不只是將可愛的牛關在柵欄內,校園放牧的概念及主題也就此形成。

兩位同學表示,提案獲得通過,顯示當初的想法被接受和認同,感覺相當開心,但真正的工作才要開始!對於東海湖的「改造工程」,兩人目前有些初步構想,例如:東海湖邊景觀凌亂、走道狹隘、周邊植被缺乏統整性、東海湖入口無視覺美感等,都可以考慮加以重新整理。

對於東海湖的圍堤過高,造成湖與民眾的距離,蔡榕娣、陳苑禎建議,如果能鏟平或降低圍堤高度,民眾就可以和湖水親近,就像是親水公園一般,東海湖不是只能遠觀,還可以去使用。

為達到民眾參與目的,校園放牧計畫將公開徵求公共藝術裝置案,預定十一月初公佈徵件辦法、十一月下旬截止收件,緊接著開始製作公共藝術裝置,預計明年一月底至三月底設置公共藝術,四月份起也籌劃一系列的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