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世衛祕書長參選爆炸 對台灣有何衝擊須留意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特稿)世界衛生組織 (WHO)祕書長候選人名單公布,十三國推舉候選人創下紀錄,也凸顯了選情的激烈與緊張。而中國首度爭取重要國際組織領導位置,是否意味「崛起的中國」對國際政治舞台有更大的野心,對台灣參與WHO的努力又會造成何種衝擊,尤其令人關注。

南韓籍的前任WHO祕書長李鍾郁於五月二十二日「世界衛生大會」(WHA)揭幕當天病逝。為避免領導空虛,WHO決定提前於十一月進行祕書長選舉,在禽流感、愛滋病等傳染疾病對人類威脅不斷擴大的情況下,WHO祕書長的地位與重要性相對提升,這次選舉就充分反映了這個事實。

對台灣而言,未來WHO祕書長人選又具另一層意義。台灣十度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在中國圍堵、打壓之下,都鎩羽而歸。但過去三年來,台灣衛生專家參與WHO架構下的全球衛生活動,大門已逐漸打開,在整個過程中,WHO祕書長當然舉足輕重,因此,台灣的關切集中在中國提名的現任WHO助理祕書長、前香港衛生署長陳馮富珍身上,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強調擴大國際空間的台灣,對WHO祕書長選舉應提高視野,不能侷限兩岸關係的窠臼只注意陳馮富珍的參選。

WH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由一百九十二個會員國組成的大會,台灣加入WHO或出席WHA,必須由會員國同意,祕書處沒有立場,祕書長的影響力也相當有限,因此,未來祕書長選舉無論何人出線,在這方面對台灣沒有重大意義。新任祕書長對台灣實質參與國際衛生事務及活動,是否會造成衝擊,才是核心問題。

台灣與WHO的真正互動開始於二零零二年底及二零零三年的SARS侵襲期間,當時祕書長布朗德蘭女士同意動的禁錮從此打開。國際社會也更深刻體認到台灣不能成為全球防疫網的漏洞,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國家也一再呼籲WHO,必須將台灣納入全球衛生體系。

緊接而來的H5N1禽流感及人類大流感潛在威脅,更強化了台灣及支持國家的訴求。中國在無法抗拒這股龐大壓力下,先發制人,於二零零四年在WHA召開前夕,與李鍾郁簽署了「瞭解備忘錄」,強調「在中國的同意」下,台灣的衛生專家可出席WHO的相關會議,以及在緊急情況時,WHO可派遣專家前往台灣協助。

台灣拒絕接受這項矮化台灣的備忘錄,但同時積極推動所謂的「有意義參與」,其中包括出席會議;加入WHO的「全球疾病疫情警報與反應網絡」(GOARN);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HR)機制;以及參與WHO的區域性機構活動。

雖然還沒有完全達到有意義參與的目標,過去兩年來,台灣與WHO祕書處的互動模式已逐漸形成,下一任祕書長是否能維持現行政策與作法,應是台灣最關切的事。

過去的經驗顯示,台灣與WHO的每一項互動,都須經過祕書長本人核准,因此,如果陳馮富珍當選,她是否會因中國影響,限制台灣參與WHO的活動,是個合理懷疑,部分台灣人士甚至認為,中國就是要打壓台灣,才提名陳馮富珍參選。

但也有另一派理論認為,由於中國防疫缺乏透明性,常隱匿疫情,陳馮富珍一定要凸顯其專業、獨立特質,擺脫被中國操縱的形象,不可能凡事聽命於中國,而WHO對台灣的態度就是最佳檢驗標準。

同時,台灣與WHO現有合作模式的建立,美國、歐盟等主要會員國扮演了重要角色,陳馮富珍還不至於完全推翻過去的作法。部分專家因此認為,即使陳馮富珍當選,對台灣參與WHO的努力,不致會有立即的負面效應。更重要的是,台灣不應將所有注意集中在陳馮富珍一個人身上,好似其他人出線與台灣完全無關。

科威特、中國、墨西哥、冰島、緬甸、敘利亞、法國、莫三比克、日本、厄瓜多、芬蘭、西班牙及土耳其等十三國提名的候選人,個個都具有堅強的衛生與醫學背景,其中包括了厄瓜多總統巴拉席歐、莫三比克總理牟康比、墨西哥衛生部長法倫克、西班牙衛生部長薩加多、法國前衛生部長庫許諾。日本則推出WHO西太平洋辦事處主任尾身茂。

WHO祕書長有地域分配傳統,過去六任祕書長中,只缺非洲地區代表,有人認為,這屆祕書長應由非洲國家擔任,但也有人主張,李鍾郁的五年任期還有兩年多,應由亞洲國家再擔任一屆。無論如何,參選爆炸導致選情緊繃,不但候選人本身,十三國的政府都已總動員,在日內瓦及各國首都進行拉票。

WHO祕書長將由三十四國組成的執委會於十一月六日至八日經祕密投票選出、提名,然後由九日舉行的WHA通過、任命。當選人至少需要十八國的支持。

這十三位候選人將先經過政治運作協調,縮減為五人名單,由執委會面試、選舉,目前選情撲朔迷離,難以預測,特別是國際組織領導人選舉,候選人條件固然重要,但必須考量地緣政治,往往是國際政治運作的結果。

在中國強力支持下,陳馮富珍的聲勢浩大,但尾身茂在日本政府有系統、細膩的助選下,行情看漲,墨西哥衛生部長法倫克活動已久,厄瓜多的巴拉席歐以總統之尊出馬,也不容忽視。

據指出,陳馮富珍樹大招風,已成為各候選人首要目標,最近已出現多篇報導,檢討她在擔任香港衛生署長時處理SARS不當。可以預見,隨著選舉逼近,各種激烈動作也將升高;中國衛生防疫紀錄不佳,也可能成為她的不利因素。

對台灣而言,除了關切祕書長對台灣未來實質參與世界衛生事務的意涵之外,如何提升對國際公共衛生的貢獻,發揮更積極的功能,應是更重要的課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