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諾貝爾獎得主夏普勒斯 獲王光燦生物有機化學獎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三日電)中央研究院前後任兩位院長李遠哲、翁啟惠在公元兩千年發起成立的王光燦生物有機化學教育基金會,明天下午將頒發「二00六年王光燦生物有機化學獎」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貝利.夏普勒斯(K. Barry Sharpless),以推崇夏普勒在「合成化學的不對稱稱氧化反應」研究的傑出貢獻。

夏普勒斯已經飛抵台北,今天下午先在王光燦生物有機化學教育基金會會址、國立台灣大學校總區的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大講堂專題演講「酵素的秘密生涯」,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剛從生化所所長轉任副院長的王惠鈞都出席聽講。

這項演講非常學術性,因此,翁啟惠、王惠鈞稍後對媒體說明指出,夏普勒斯使用新的鈦金屬發展的催化劑,可縮短製藥藥程平均一百倍到一千倍,並以這項研究方法於二00一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最近,夏普勒斯改用銅,讓碳與氮結合,發展催化劑。

翁啟惠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唸博士時就認識夏普勒斯,後來推薦夏普勒斯到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克瑞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主持研究團隊,他說夏普勒斯非常熱情,一般學者研究有發現時,會先投稿給「科學(SCIENCE)」雜誌爭取國際學術界認可,夏普勒斯則樂於與大家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夏普勒斯明天下午三時三十分,將在國立台灣大學第二活動中心國際會議廳接受基金會頒發「二00六年王光燦生物有機化學獎」,頒獎典禮將由中央研究院院長、基金會董事長翁啟惠主持,夏普勒斯也將發表主題為「生物科技與材料科學的探索新器─疊氮與炔類的反應如困籠之虎」的專題演講。

「王光燦生物有機化學教育基金會」是為彰顯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光燦在生物有機化學研究領域上的卓越貢獻而設立,王光燦院士已經退休,在六0年代研究環境不佳下,他憑著指導教授家中一件舊尼龍襯衫,研發出震驚當時國際分析化學界的聚氨薄層色層分析法。

這個方法立刻廣泛地被蛋白質化學家利用來決定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這項風潮也使一九七二年的諾貝爾獎頒給利用這個方法來研究蛋白質結構的三位學者,也帶引王光燦在台灣開創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生物有機化學」。七0年代他又用化學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吸引許多學子追隨學習,也合力完成台灣特有眼鏡蛇毒蛋白的合成,是全世界用化學法合成蛋白結構的紀錄前十名,因此在一九九四年當選中研院院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