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鐵未通車 民航先迎戰/4航空北高線 最快12月聯營

聯外交通不便 北南線暫不實施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廖千瑩/台北報導〕為了因應高鐵衝擊,航空業者爭取多年的北高線、北南線聯營(免背書轉讓)行為,昨天終於獲得公平會同意,航空業者表示歡迎,可以大幅增加國內航空線搭機便捷性,提升競爭力,最快十二月就會實施,預計藉此北高線每廿分鐘就可有一班飛機。

航空業者昨天下午緊急研商,規劃北高線十二月一日展開聯營,北南線則先不實施。復興航空表示,由於高鐵台南車站聯外交通尚不便利,加上一票通用有許多細節還在摸索,因此延後台北台南線聯營實施時間。

航空業者推出機票「免背書轉讓」,就是一票通用,無論是購買那一家航空公司的機票,消費者到達機場之後,可以選擇最近出發的航班搭乘,有別於現在購票後不得轉換航空公司的限制。

擬設共同櫃台 北高20分一班

航空業者表示,目前構想是四家航空公司設立共同櫃台,隨到隨搭,旅客報到時間由現在起飛前半小時縮短到二十分鐘以內,通關流程也會簡化,希望台北飛高雄,飛行時間加上行李檢查及報到時間,一個小時內可以解決,以速度優勢留住客人。

華信、復興、立榮、遠東四家航空公司現行北高線班表也將大幅整併,完全從消費者便利性考量,航空業者表示,希望尖峰時間每廿分鐘就有一班飛機起飛,離峰時間最多四十分鐘也有一個航班。業者預定十一月廿二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新的班表及聯營作法。

航空界面對高鐵衝擊,五、六年前就醞釀要推動聯營方式,但公平會認為有聯合壟斷之虞,多次駁回申請。這次由於高鐵通車在即,加上航空業大多處於虧損狀態,亟待援助,交通部也出面向公平會說項,強調現在航空業已屬於「弱勢產業」,聯營是為了求生存,不是聯合壟斷,公平會終於點頭。

公平會發言人周雅淑指出,公平會委員會議昨天審議後認為,聯營可方便民眾搭乘、減少等待時間,對於航空業者來說,有助提高載客率、降低飛行成本,對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都有正面效益,於是核准其申請。

不過,原申請許可的期間為三年,公平會則縮短為兩年,期限至九十七年十月卅一日止。由於高鐵通車後對國內航空業的衝擊有多大,目前無從得知,將視高鐵通車後的實際影響情形再評估。

——————————————————————————–

運輸大餅 爭搶分食/國光統聯欲合擊 高鐵盼區隔市場

〔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航空業者祭出聯營措施迎戰高鐵,兩家國道客運龍頭業者國光、統聯均預告不排除跟進也採取聯營,但認為會等到高鐵直接衝擊浮現、業界重新洗牌才會「聯合作戰」;台灣高鐵公司則希望區隔市場、把餅做大。

因應高鐵即將通車,航空業者提早推動運作多時的聯營策略,台鐵則決定加開台北至台中、台北至高雄直達車,目前正在評估班次密度,國光客運、統聯客運昨日也異口同聲,表示未來不排除國道客運業者聯營。

統聯客運總經理白德純直言,不管高鐵是直接分食現有市場,或衝擊台鐵、轉而排擠國道客運,業者總有一天會「吃不飽」,屆時就得推動聯營。

白德純分析,一旦市場佔有率被壓縮,現有路線、班次就得重新合理分配,雖無法擴大市場,但至少可節省成本,他相信,客運業者很早就有聯營模式,未來推動聯營有實務經驗當基礎,不過,兩排椅與三排椅業者的整合,確實也很困難。

國光客運總經理黃仁勇也表示,目前國道客運業者太多,班次、路線重疊性太高,面對高鐵效應,雖沒有立即衝擊,但未來不整合不行。

台高公司則認為,不同運具會擁有不同的客層,市場會因業者定位、民眾選擇而自然區隔,高鐵希望把大眾運輸的餅做大,就不用擔心所謂的排擠效應。

——————————————————————————–

消基會:防票價聯漲

〔自由時報記者田瑞華/台北報導〕國內北高線和北南線航空票價即將可以一票通用,消基會提醒,目前要說此舉是對消費者有利,「不如說是對業者有利」,公平會應緊盯和維持航空業和高鐵的合理票價,避免航空業的聯合行為使國內航空票價日漸趨於一致且偏向高價位。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航空業的聯合行為明顯是為了因應高鐵通車所帶來的衝擊做準備,一票通用是否真的對消費者有利,仍需長期觀察。

李鳳翱說,一票通用雖然可讓消費者訂機位更為方便,但若因此讓航空公司之間的價格差別消失、而且跟著高鐵票價抬高,反而對消費者不利。

李鳳翱指出,公平會應注意高鐵的票價、航空業者和高鐵的互動,以維持合理的價格區間。因為高鐵票價勢將影響航空票價,如果高鐵票價提高,不排除航空票價也會跟著比往常提高。

——————————————————————————–

交通割喉戰 猛火開打

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曾鴻儒/特稿

四家國內線航空公司昨天獲得公平會核可北高線採聯營,改寫航空交通史,事實上,除航空聯營外,台鐵轉為中短途運具、國道客運聯營化,預料將如連鎖反應般引爆,運輸業版圖重洗,高鐵將是最大贏家。

從去年統計數字分析,台北往返高雄,航空、鐵路及國道客運每天提供七萬個座位。航空每天載運近九千人次,載客率約六成三;國道客運表現也佳,每天載運一萬六千人次;百年老店台鐵雖然每天也提供三萬五千個座位,但搭乘火車往返台北、高雄兩地,每天僅約一千人次,顯示長途運輸市場,台鐵早已邊緣化。

高鐵加入戰局後,航空業推出聯營可能還不夠,下一波可能聯合降價與高鐵對壘;台鐵決定加開台北至高雄、台北至台中的直達車,轉向中、短途運具,會漸漸擠壓國道客運業者生存空間。

一家航空公司在機上進行民調,高達八成旅客有興趣搭乘高鐵,原因在於高鐵的便捷及票價。航空公司高層說,聯營只能治標,治本之道在於開發海外新航權。同樣的,台鐵、國道客運須與高鐵做市場區隔,培養固定客源,才是生存關鍵。

目前看來,航空、鐵路、國道客運都受高鐵之害,政府如果沒有輔導與配套政策,未來一家笑、三家哭的情節將不斷上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