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 看中國百年婚姻演變(組圖)

人氣 39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訊】
這是清末民初時,極具歷史價值的一張照片,新娘頭戴花環式的飾品,新郎左手拿著煙斗,從中大致可以瞭解到當時人們結婚時的一些情景。

這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當時中國民間還保留著一些傳統講究,新人是絕對不允許穿白色衣服的。

隨著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傳入,婚紗首次在我國亮相,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經信奉了基督教,他們一般選擇在教堂舉行婚禮並穿簡單的婚紗和西服,婚禮上有花童。

30年代西式服裝十分盛行.在上海等大城市開始流行穿白色婚紗禮服,新娘穿白婚紗.手捧鮮花,頭戴白色長紗,長達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禮服,白硬領襯衫,戴黑領結,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還有男女二位儐相,也穿大禮服和白紗,陪著一對新人,舉行婚禮後就在教堂內與雙方家長,證婚人等拍攝合影照,這就是起初的婚紗照,這種類型的結婚照一直延續到50年代。

40年代前後白色婚紗禮服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婚紗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轉移到照相館,程序上也由舉行婚禮後拍照改為婚禮前拍照,人數由集體合影演變為二大二小的四人合影,進而發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從此開始了名副其實的婚紗照。

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結婚照是差不多的。在那個階級鬥爭,政治掛帥的時代,敢穿婚紗和西服的人恐怕不多,否則要被說成嚮往資產階級生活方式。連結婚這種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60年代,比起50年代實在是沒什麼變化.很像大頭貼.

70年代的--我們常常在長輩的房間看到這樣的照片.在中共對傳統文化的摧殘性破壞下,人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能化做新人臉上淡淡的微笑. 近30年的時間,世界在變,可中國人卻一成不變.不免讓人思考,共產主義帶給人們的只有社會的倒退.

直到80年代,人的思想才稍稍得到釋放.人們終於又可以回歸到人性化,穿上婚紗和西服.

到90年代--技術的發展加創作性的化妝術,連最親的人都任不出來. 物質財富在增長,但人們內心真正美好的東西卻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終於在本世紀--取而代之為個性婚紗照.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大陸人致港人:打持久戰中共必輸無疑
美退出萬國郵政聯盟 中國小賣家面臨被清場
對抗遺忘:那些為墜亡者陶崇園發聲的年輕人
震撼!35名抗日國軍名將決死誓言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