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盜版被指難獲實質性作用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林森2006年10月31日華盛頓報導)中國有關當局發動了新一輪打擊、查處侵權盜版的行動。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舉動很大程度上還是迫於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壓力而採取的姿態,而且這種群眾運動式的行為其實對於改變中國的侵權盜版狀況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中國國家版權局、信息產業部、商務部和公安部等有關部門星期一召開“全國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視訊會議”。中國官方媒體援引國家版權局局長龍新民的話說:“在為期三個月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中,中國將重點打擊以營利為目的的侵權盜版行為。查辦一批大案、要案、關掉一批非法網站、處罰一批違法分子。”

一些商貿界人士認為,這種運動式的行為只能是做做表面文章,其實對於改變中國的侵權盜版狀況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呂飛:做做樣子*

香港聯星企業董事呂飛說:“中國現在抓盜版侵權行為,是因為美國和其它一些國家在這個問題上逼得緊一點,就做做樣子,沒收、查處和公開銷毀一些東西,來向外界表明中國已經打擊盜版和侵權行為了。其實對中國絕大多數地方來講並沒有起到甚麼實質性的作用。”

呂飛認為,中國普遍的侵權盜版行為與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有關,解決中國的侵權盜版問題不是靠一次、兩次打擊行動就能成功的。他說,以電腦軟件為例,一套正版辦公系統軟件要幾千元人民幣,即便是學生版也要1千5到1千6百元的樣子,這個價位對於目前中國使用軟件的人來說,等於拿一個月的收入來買一套正版軟件。

*分析人士:價格巨大差異也是原因*

分析人士認為,電腦軟件和音樂製品等知識產權產品價格太高是導致盜版市場繁榮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他們說,在中國市場上花10多元人民幣就能買到正版售價可能是好幾千元的盜版產品,這種價格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中國消費者紛紛都去用盜版產品,如果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單憑政府部門的“嚴打”運動不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中國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日益猖獗造成了相當大的不良國際影響。美國商界認為,全球侵權盜版行為給美國企業每年造成數千億美元的損失,而這些損失的60%到65%是中國的侵權行為造成的。

美國政府負責國際知識產權執法的專員克里斯-伊斯雷爾不久前在國會的聽證會上說:“中國愈演愈烈的盜版和侵犯知識產權現象給美國的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根據美國商會的統計,全球範圍的知識產權侵害每年給美國造成大約2500億美元的損失。”

*美國商界:未觸及假冒產品根源*

美國商界人士認為,中國的知識產權執法目前仍然停留在打擊大街上盜版產品的小商小販的階段,而沒有觸及到製造盜版假冒產品的根源。

中國商界人士表示,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普遍存在的侵犯知識產權問題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香港聯星企業董事呂飛說,中國應該逐漸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從小就開始灌輸盜版是不良行為的觀念,而產權產品製造商也應該相應降低產品價格,只有在這兩方面的配合下,中國才有可能逐漸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相關新聞
美商會指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不得力
印度保護智財權不力 產品研發公司損失不貲
BSA配合檢警查緝光電廠 侵權軟體金額4千萬
要求侵權公司公開道歉  微軟:提醒消費者辨識盜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