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正紀念堂 民間團體促改名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昨天是蔣中正一百二十歲冥誕,各界慶祝活動明顯低調不如往年熱烈,只有部分民眾前往中正紀念堂獻花;事實上,越來越多民間團體呼籲中正紀念堂改名,例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堂等。

台灣智庫近日在轉型正義系列研討會上拋出「從威權遺緒到民主資產—中正紀念堂改名芻議」的議題,與會的學界、法律界、民間團體、民意代表人士,就一致達成促請政府將中正紀念堂正名的共識。

教育部則表示,中正紀念堂改名牽涉到組織條例的變更,如果社會有共識,教育部會配合推動。

台灣智庫執委、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研究員徐永明就主張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改變歷史詮釋角度。他昨日受訪時表示,今年蔣中正冥誕,民進黨政府以「冷處理」因應,他認為與其「冷處理」,不如更正面看待,把威權遺緒轉化為民主資產。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秘書長林黎彩則說,台灣社會目前只對被害者提出補償,卻忽略對加害者的責任歸屬加以追討,唯有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國家級民主紀念館,忠實呈現台灣曾經走過的歷史,對當時受過苦難的人民才有交代。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則不贊成急於現在改名,因為這只會製造更大的社會對立。他認為,轉型正義可先從法制面討論優先,逐步改變紀念堂的使用功能。他說,在歷史上發生過的,都是本土化的一部份,國民黨執政五十年有對有錯,應以更包容的心看待。

中正紀念堂25公頃大

中正紀念堂位於二十五公頃大的庭園中,紀念堂主體一點五公頃,民國六十四年蔣介石逝世後興建,總經費六億三千萬元,民間捐款三億八千萬元,政府補助二億五千萬元,六十九年3月31日興建完成,當年4月5日正式開放。設立之初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接管,七十五年7月改隸教育部。

七十六年1月施行的「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載明,管理處掌理中正紀念堂的管理、維護與蔣公文物資料的蒐集、典藏、展覽及有關文教活動的舉辦、紀念公園維護與環境美化等事宜。預算員額從五年前的二百五十一人減到今天的一百九十人。

(記者謝文華整理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